幾個月之後,李崇派人通知荀家和趙家,說是小孩因為生了一場重病,沒有辦法醫治已經死了,請他們前去為孩子辦理後事。當聽到這個消息時,荀泰夫妻兩人頓時大哭起來,尤其是荀泰的妻子已經哭昏了過去,而趙奉伯聽到這消息時,雖然也是很難過,但也隻是深深地歎息了幾聲,流了幾滴淚之後就慢慢平靜下來了。因為李崇要求這兩家都必須到刺史府去,所以荀、趙兩人都到了刺史府,卻意外地在大堂上看見了活蹦亂跳的孩子。李崇對這兩人說:“現在誰是孩子的真正父母,我已經很清楚了。這個孩子就是荀泰的小孩,現在就由荀泰將這孩子領回家去吧。這次可要好好地帶著了,不能再丟了。”趙奉伯一聽著急起來:“大人,您為什麼說這孩子是荀泰的?他是我的孩子!”李崇聽了之後,很生氣地說:“胡說,明明就是你想將別人的孩子據為己有。我已經查清楚了,你還敢在這裏胡說!”趙奉伯說:“他就是我的孩子,大人你憑什麼說他是荀泰的孩子呢?”李崇冷笑了兩聲說:“我命令手下去告訴你們孩子已經死了的時候,你們當時的反應我已經派人看清楚了。因為孩子是自己親生的,所以荀泰聽到這個消息時是放聲大哭,痛不欲生,而你雖然也比較難過,但卻僅僅歎息幾聲,流了幾滴淚而已,從這些就可以看出荀泰才是孩子親生的父親,趙奉伯你還有什麼話好說?我還要問問你,這孩子是怎麼到你家的?你為什麼將別人的孩子說成是自己的?”趙奉伯聽完李崇的話之後,隻好低頭承認孩子的確不是自己的。因為自己的小孩在很小的時候生病死了,他非常悲痛,正好在回家的路上見到了這個與父母失散的小孩,想到自己孩子已經死了,他就產生了將這個小孩當成自己孩子的想法,這樣自己老的時候也好有個依靠,於是就將小孩帶回了家,並告訴鄰居他是自己的孩子。現在真相大白,自己願意將孩子還給荀泰夫妻。

李崇利用人類的特有性情,終於讓荀泰一家三口團聚了。

三題娶公主

文成公主是唐宗室之女。她非常的聰穎,是一個才女。因為自願前往吐蕃和親而被唐太宗封為文成公主。當時唐朝剛剛建立不久,大家都希望能有一個和平的生活,而對唐朝政權威脅最大的一個民族就是當時的吐蕃王國。掌握吐蕃政權的是鬆讚幹布,也是一個集勇敢和智慧於一身的賢明君主。為了兩國的友好和世代和平,鬆讚幹布決定派使者去唐朝求親,希望能娶唐朝公主為妻。當時,除了吐蕃國之外,還有好幾個國家都來提親了,而唐太宗為了考驗他們的能力,要求求親者必須答對自己出的三道題之後,才能把公主嫁給他。大家對唐太宗的這個要求非常樂意配合,紛紛認為這正是展示自己聰明才智的好機會,於是都非常爽快地答應了。

唐太宗出的第一題是:將一顆名為九曲璁(cōnɡ)玉的明珠拿來,讓大家用一根細線從這珠子中穿過來,因為這珠子裏的孔是彎彎曲曲的,很難穿過線去,其他的求親者忙得滿頭大汗也沒有將線穿過去,鬆讚幹布派來的使者大相祿東讚也試了幾次不成功之後,就開始研究起這珠子來。他仔細想了想之後,想到了一個辦法。他將一隻螞蟻捉住,然後將細線拴在螞蟻的身上,在珠子孔的一端塗上蜜,將螞蟻從另一端放入。那螞蟻聞到蜜香,就從孔裏的一端爬到了另一端,同時也將細線穿了過去,這一場比賽,祿東讚勝了。

第二道題的題目是:將一百隻母馬和小馬分開,然後讓求親者找出這些母馬和小馬的關係。這可難壞了許多求親者,他們想了很多的辦法也沒有找清楚母馬和小馬各自的關係。祿東讚想了一會兒,對唐太宗說:“請將這一百匹小馬關一晚上,隻給它們吃草料,但不給它們喝水,明天答案就能揭曉了。”果然,第二天,渴了一晚上的小馬們一見到母馬,就各自朝自己的媽媽跑去吃奶,母馬和小馬的關係一下子就明了了。這一場,祿東讚又勝出了。

這時,唐太宗出了第三道題。明天是宮裏女性出來賞花的日子,公主會和一百名裝扮得一模一樣的宮女們一起出來,隻要能將公主認出來的,就算是贏家。這是最後也是最難的一題,因為大家誰也沒有見過公主長什麼樣,隻知道她聰明美麗,溫柔大方,可要從一百名同樣裝扮的女子中找出公主來,實在是太難了。大家紛紛想辦法,覺得隻有找到公主身邊親近的人,了解公主的樣子才能取勝,可宮裏的宮女們是不可以隨意出宮的,隻有公主的奶娘住在宮外,於是,大家不約而同地去找奶娘幫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