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這封信落到了監工手裏,他將信呈給了康王,康王看了半天,不明白信上寫的是什麼意思,又傳給左右的臣子看,大家也不明白。隻有一個叫蘇賀的近臣,十分聰明,猜出了信中的含義,就向康王回報說:“這封信的意思是說,雖然聖上威懾天下,將兩人強行分開,相見困難,但她心中一直在思念丈夫,滿懷憂愁。而且還對著太陽發誓,說她堅貞不屈,寧願死,也不會背叛丈夫。”宋康王聽了,非常的氣憤。
不久,青陵台建成了,康王便帶著何氏,一同登上高台遠望,何氏站在高台上,想到自己的丈夫曾經在這裏服苦役,不禁潸然淚下。趁著康王和周圍的人沒注意,她從台上一躍而下左右的人忙去抓她,沒想到,何氏早就在暗中將自己的衣服撕爛了,一拉就碎成了布片,結果她跌到台下,死了。
後來,臣子在她的衣服中搜出兩封信:其中一封寫著她的遺願,說自己雖然每天都過著榮華富貴的生活,其實卻生不如死,希望大王能將她和丈夫合葬在一起,另一封信裏寫著一首詩歌,大意是這樣的:
烏鵲在南山上飛翔,
北山上張著捕鳥的網,
可是烏鵲高高地飛在天上,
網也不能將它們怎麼樣。
鳥兒在天上成雙成對地飛著,
一點都不羨慕高高在上的鳳凰,
我是平民出身的女子,
並不想取悅君王。
康王更加憤怒,不肯答應她臨死前的要求,反而故意將她的屍體埋在別的地方,隻能和韓憑的墳墓遙遙相望。康王還假惺惺地說:“既然你們夫婦如此恩愛,難舍難分,那就讓兩座墳墓合在一起吧。如果你們真的能夠做到,我就答應你們的請求,不再阻撓幹涉了。”
誰知隻過了一個晚上,兩座墳上竟然各生出了一棵梓樹,而且還在不斷地長高,抽枝發芽,沒過多久,就變成了兩棵大樹,樹身彎曲,枝條交錯互相依靠,下麵的樹根也緊緊地纏繞在一起。更奇怪的是,樹上還有一對鴛鴦鳥,一雌一雄,早晚形影不離,時時四目相對,棲息在樹枝上哀鳴,不肯離去。宋國的人見了,知道這對鴛鴦就是韓憑夫婦的魂魄所變,大家非常同情他們的不幸遭遇,為了哀悼他們,就將這兩棵樹命名為“相思樹”。
相王和鹽水女神
土家族的祖先叫相王,是一位開天辟地式的神話人物,和鹽水女神之間,也有一段淒美的愛情傳說。
大約五千年前,在今天的長陽縣清江流域,有一個偉大的部落首領,叫相王,他用武力平定了四方,使他統治的部落成為這一帶最為強大的部落。有一次,相王率領兵馬逆江而上,去遠征清江上遊一個還未臣服於他的部落,來到了鹽陽這個地方。
當時,統治鹽陽的是一個能歌善舞的女王,據說她非常美麗,世上所有的文字都無法形容她的容貌,而且隻有天上的神仙才能夠見到她,於是人們稱她為鹽水女神。
那一天,相王正站在船頭,船在江上緩緩行走,沿途風景迷人,讓人心曠神怡。忽然,江岸傳來一陣優美的山歌,仔細一看,原來是一位絕世獨立的女神在唱歌,一時間,江水都忘記了流動,眾人似乎都癡了,呆滯的目光在女神身上停駐,隻看見女神的長發隨風起舞。
原來,鹽水女神早就傾慕這位人世間不凡的偉丈夫了,因此專程來迎接她心目中的大英雄。她深情款款地邀請眾人到她的山寨裏歇腳,大家都沉醉在她的美麗中,相王自然答應,於是停舟上岸,去鹽水女神的山寨裏留宿。
這次停留的時間非常長,相王和女神朝夕相處,很快就互生情誼。後來,相王和女神就成了親,結為夫婦,過起了幸福的生活。
然而好景不長。雖然過著幸福的生活,相王卻並沒有忘記自己的雄心壯誌,仍然在計劃著統一清江各部落的宏圖偉業。但是,自從嫁給相王之後,鹽水女神一心一意愛著丈夫,不願和他有片刻分離,於是開始百般阻撓相王的出征,用柔情蜜意來挽留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