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征雁天空過
半爿燒鵝地上行
明朝時,有一個聰明好學的孩子叫楊廷和(1459-1529),七八歲就能吟詩作對,十二歲中了舉人,人們稱他為楊舉人。
有一天,楊廷和正在學館裏上課,這時,外麵正是秋高氣爽的天氣,天空中飛來一群大雁,先生望著窗外,觸景生情,想出了一句上聯,讓學生應對:
一群征雁天空過
上聯出了以後,沒人能對出來,先生很生氣。這時,外麵有一個過路人手提半隻燒鵝從這兒路過,楊廷和見了,靈機一動,猛然站起來,高聲應道:
半爿燒鵝地上行
話音剛落,全學堂的人都樂了,先生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連聲稱讚:“對仗工整,無懈可擊。”並寫了一條批語:“鵝者,燒熟而不死,且半爿(pán)能行,吾不敢啖(吃)也。”
祝允明戲財主
此地安能居住
其人好不悲傷
明代書畫家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號枝山,與唐伯虎、文征明、徐禎卿等四人被譽為“江南四大才子”。他為人豪爽,性格開朗,無拘無束,雖出身富戶卻看不起愛錢如命的財主。一年除夕,有一個姓錢的財主請他寫春聯,他滿口應承下來,卻存心想奚落這個財主一番。他給財主的大門寫了一副對聯:
此地安能居住
其人好不悲傷
財主看了氣得臉都發紫了,但又無可奈何。他越想越氣,便到衙門裏告狀說祝枝山辱罵他。第二天,縣令派人傳來祝枝山,責問道:“錢家請你寫對聯,你為何辱罵他?”
祝枝山笑著說:“大人差矣!讀書人無權無勢,豈敢罵人,我這裏明明寫的是吉慶之詞呀!”財主分辯道:“大人明察,他對聯上寫著‘此地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傷’,這是吉慶之詞嗎?”縣令讚同地點點頭:“這分明是作踐人的。”祝枝山聽了哈哈大笑,道:“原來大人也不知春聯的念法,難怪信了錢家的話呢!”縣令問:“照你說該如何念?”祝枝山念道:
此地安能居住
其人好不悲傷
縣令聽了不想失麵子,訓斥錢財主:“無恥狂徒,不怪自己才疏學淺,倒把祝先生如此絕妙的吉慶之詞當做辱罵之語,還來欺騙本官,還不快給先生賠罪!”
財主無奈,隻得向祝枝山賠罪。不過,這春聯還是沒有貼,因為他越琢磨越覺得不是味兒。
乞丐巧對才子
池中荷葉魚兒傘
被裏棉花虱子巢
有一年夏天,祝枝山和一位學友在街上閑逛,路過一個池塘,池塘裏種著荷花。荷葉茂盛猶如很大的遮陽傘,魚兒都遊到荷葉下乘涼,好不歡快。祝枝山見景生情,出了一個上聯:
池中荷葉魚兒傘
學友稱讚這對子出得好,形象生動,可如何對呢?一抬頭,見一戶人家屋簷下有個燕窩,恰好由一網蛛絲擋著入口,立時有了下聯:
梁上蛛絲燕子簾
祝枝山也稱讚友人對得很巧妙。這時,隻聽身後響起沙啞的聲音:
被裏棉花虱子巢
他們回頭一看,是個老乞丐,臉上一副麻木的神情。原來,乞丐聽到他們對對子,也根據自己的境況對了一個。祝枝山很驚奇,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人都會有落難的時候,他們倆把身上帶的碎銀子都給了乞丐,表達了自己的一點心意。
山珍海味
日吞夾金絞銀飯
夜飲龍須虎眼湯
相傳明代有一個李翰林,因看透了官場的腐敗而毅然辭官回到老家過起隱居生活。後來,朝廷遇見了一件棘手的事情需要他出山解決,皇帝便派了一員欽差大臣專程來召他回京。李翰林並未因朝廷的器重而動心,婉言加以謝絕。欽差大惑不解,問道:“翰林不去享受榮華富貴,偏要做山野村夫——這窮鄉僻壤究竟有什麼可貪戀的呢?”楊翰林笑而不答,取過紙筆,寫了一副對聯:
日吞夾金絞銀飯
夜飲龍須虎眼湯
欽差看了開玩笑說:“原來你整天吃山珍海味,難怪不願做官呢!既然有這麼好吃的東西,怎麼不招待我呢?”
楊翰林說:“既然大人想吃,我當親自下廚房去做。”過了一會兒,楊翰林端出一碗夾苞穀麵的白米飯,一碗海菜螺螄湯。欽差大臣見了,哈哈大笑道:“這‘山珍海味’一定別有風味,不然李翰林怎麼會離開京城來到這裏?”
風流才子唐伯虎
炒豆撚開拋下一雙金龜甲
甜瓜切破分成兩片玉玻璃
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江蘇蘇州人。據傳於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故名唐寅。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並稱“江南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征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