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我隻要不死就得聽他們的,他們總是不放過我。”富蘭克林不無感慨地對兒子威廉說,“也好,人活著總得為別人做點什麼吧,我隻要能動就動一動,免得別人說閑話。”他也時常到外麵去走一走,或參加一些酒會,或與年輕人聊聊天。這一年,除了痛風病之外,膽結石症也不斷困擾著富蘭克林,為了減輕痛苦,他每天都要用很長的時間來洗一次熱水澡,對十分善於利用一切時間和機會的富蘭克林來說,他極不願把洗澡這段時間白白地浪費掉,而更願意邊洗澡邊讀書。於是,富蘭克林發明了一種銅製的浴缸,這個浴缸的外形極像一隻鞋子。洗澡時,人坐在“鞋”的“後跟”裏,腳伸到“鞋麵”的下邊,“鞋麵”上麵專門設有可以放書並能使其固定的位置。這樣,富蘭克林便可以邊洗澡邊看書了。對此,富蘭克林曾經說過:“我得感謝膽結石,它讓我有機會多讀書。對我來說,讀書是我唯一的樂趣。”富蘭克林為公務在海外操勞數十年,無暇顧及私人事務。回到費城後,他才發現他的產業總值已增值3倍以上。同時,州政府還支付了拖欠他的酬勞,為表彰他的卓越貢獻,他獲得占有3000英畝土地的權利。富蘭克林在波士頓擁有一幢房子和一塊地基,在費城擁有數幢房屋和若幹塊地基,他還零星購置了一些房地產。從法國歸來不久,富蘭克林便操持著建造新房。他在鄰街建了兩幢漂亮的房子,以替代被推倒的那三幢舊房子。1787年4月,富蘭克林有3幢房子將竣工,他還計劃在市場街附近蓋另外兩幢房子,這兩幢房子之間還建了一個弓型的走廊。富蘭克林設想,走廊寬度要能使一輛四輪馬車駛入,增建部分有一個放木製酒桶的大酒窖,一樓餐廳設置能容納24人就餐的位子。餐廳的南北麵各有兩個窗戶,夏天通風涼爽,冬天房子中央安置一個大理石砌成的漂亮火爐。餐廳上麵的藏書室麵積與樓下的餐廳相等,兩邊同樣有窗戶,書可以一直碼到天花板。書房上麵是兩間居室,而最上麵有一個漂亮的閣樓。
暮年時分的富蘭克林,回到費城後心中有一個夙願,那就是渴望回老家波士頓去看看它的變化,探訪兒時的玩伴和友人。但痛風病和膽結石症令他行動不便,他早已不能騎馬了,即便是坐馬車也十分痛苦,必須出門時,也隻能坐轎子。有幾次,他步行到州議會大廳,自己都覺得艱難得受不了。富蘭克林隻得繼續居住在第二故鄉費城,而波士頓則永遠是他夢中的美好意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