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陳承宇已經坐在開往猶他州的火車上,此行的目的地是鹽湖城,至於動機嘛,引用艾麗絲的話來說“聰明陳就是想去看看大鹽湖是不是有很多鹽”。
陳承宇笑而不語。
一起同行的有艾麗絲、族兄陳信達、陳信樂、陳信史,還有一個名叫李君天的小夥子。
小夥子來自廣西橫州,現年14歲,是三年前受美國加州淘金熱吸引,與其叔父一起來美,來了才發現加州淘金熱已經接近尾聲,先來的都無利可圖,不要說遲來的了。叔侄倆不得不麵對吃飯問題,平時以幫人洗衣服打短工為生。
正在這時候,亨特律師受命在華人中招聘編寫教材的人手,這事本來跟李君天沒有一點點關係,無論從哪方麵看,李君天都跟應聘的條件差十萬八千裏,要文化沒文化,要力氣沒力氣。
但也許這就是命吧,李君天從看見亨特律師的第一眼起,就隱約覺得這是自己命中的貴人,隻有跟著他,才有吃香喝辣的機會。
於是李君天就象牛皮糖一樣,天天跟在亨特律師的後麵,趕也趕不走,往往在招聘的時候自作主張,站在亨特律師旁邊,以一個大跟班的角色自居,不停地向臉上滿是疑惑的華人同胞解釋招聘條件。
再過幾天,亨特律師覺得自己離不開李君天了。有這小子出麵省事多了,畢竟來美打工的華人多數不懂英語,隻會日常最簡單的口語,亨特律師說了半天,對方往往是一頭霧水。
但李君天一來,三言二語就解決了問題,猶為難得的是,小夥子頭腦靈活,就象後世路邊的拉客仔一樣,隻要把你騙上車,什麼都是好的,什麼都可以答應。
亨特律師看他聰明機靈,又感其誠意,於是把他帶回杜克實驗室。在杜克實驗室,李君天學習如饑似渴,進步神速,又兼手腳機靈、人伶俐,總是及時給你的杯子添水放茶葉,搶著做掃地擦窗子的活,得人緣,連陳承宇也關注起這小子來。
一來二往,跟陳承宇熟悉起來,在他的央求下,陳承宇把他的叔父接到杜克實驗室,安排進試產工廠。這次陳承宇要到美國西部“走走”,順便把李君天帶上。
用陳承宇的話來說,這次就是春遊,古人言: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自從自己留學美國以來,七八年如一日,一直呆在波士頓,人都生鏽了,難得春天到來,冰雪融化,種子發芽,果樹開花,不去四處踏青一番,怎麼對得起這美好春光?
於是決定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火車行駛已經三天了。第四天中午,忽然踉蹌著停了下來,又緩緩退了幾十米,這才停穩了下來。
又是野牛群攔火車了,陳承宇暗想。
這個時候美國西部還沒有大開發,到處是成群結隊的野牛,在西部的草地、樹林裏橫衝直撞。不時阻塞交通,迫停火車的事,時有發生。
忽然有人驚呼:“搶劫了!劫匪來了!劫匪來了!”
車廂裏頓時慌亂了起來,乘客耳邊充滿了女人的驚叫聲和小孩的哭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