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上居民隻見五艘軍艦,在最高的地方安裝了一柄巨大而彎曲的“扇子”,還能夠的溜溜地轉。這“扇子”是被風吹轉的嗎?又見“扇子”四周緩緩上升四塊鋼板,組成一個圓筒狀,把“扇子”團團圍個結實。眾人百思不得其解。
不過他們很快忘記了深究“扇子”有什麼作用的想法,眾人的注意力全被艦上的大炮所吸引住了。
艦上安裝了口徑152mm三聯大炮前後各一座,裝備液壓駐退裝置、電動供彈機構、瞄準鏡、測角器和引信裝定機等儀器裝置,這已經進入了後世的現代火炮行列。炮塔裝有防護矩陣。左右船舷前後各有2挺20mm機關炮作為近身防衛武器。
出海前,按照陳承宇的安排,所有的武器艦炮和機槍都作了偽裝。機槍披上了魚網。
艦炮則偽裝成一堆段木:在炮塔外麵焊上兩條粗大的鋼枝成弧形,把段木鋸成兩邊,一塊塊的緊密固定在鋼枝上,看起來就是一堆大段木。隻是這堆段木會隨著炮塔轉動,看上去有些詭異。
五艘軍艦駛離皮休島100公裏,航速放慢,來自杜克實驗室的“X”部門員工給5艘軍艦抽調出來的人員,分成雷達、艦炮兩個小組進行培訓。
軍艦頂端的鋼板緩緩下降,露出頂上的 “曲麵扇子”,並且開始旋轉。來自杜克實驗室“X”部門的成員徐軍合上屏幕開關,玻璃屏幕漸漸亮了起來,徐軍對圍在身邊的10個學員說:“大家看看屏幕上的幾個亮點,能看出這幾個亮點代表什麼嗎?”
“這不是另外的4艘軍艦嗎?”有學員驚呼起來。
“對的,大家注意看,我們軍艦周圍的30公裏內的一切船隻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包括冰山、礁石,所以晚上行駛更放心。遇上其它船隻也很早就知道,目前世界上還依靠人站在桅杆上,拿望遠鏡嘹望的原始觀測方式。”
“這是我們的首領陳承宇先生發明的一件利器,開創世界之先河,說是千裏眼也不為過,有了它,我們的炮艦如虎添翼。”
“怎樣測量目標離我們有多遠,方位如何,計算的方法是這樣的,大家要記下來……”
同一時間,杜克實驗室“X”部門艦炮組的成員,也在教導軍艦上的炮兵如何開炮。眾人聽了理論知識,又親自下手操作,融合了雷達定位、供彈機構、自動複位、瞄準鏡、測角器和引信裝定機等先進幾十年的設備、儀器裝置,發炮成了一件並不複雜的事情。
最後到了實彈射擊階段,各軍艦依次向一個不知名的小島進行實彈射擊,測試在不同距離的命中率,在隆隆的炮聲中,華夏新一代海軍宣告成立,這是一支戰無不勝的雄師,日後為中華民族開疆辟土、抵抗外來侵略做出了重大貢獻。
這個不知名的小島也不知招惹了誰,倒了大黴,被炸得滿目蒼夷。
幾天後,潛入加裏曼丹島的“墓風小隊”組員回來了,帶回來了島上的詳細資料,包括蘭芳共和國現任總製劉壽山勾結荷蘭政府的證據、與荷蘭政府狼狽為奸殘害蘭芳本國人民證據、島上各方勢力分布圖、親劉壽山勢力分布圖……林林總總一大堆。陳承宇道聲辛苦了,吩咐陳信達給他們記功。
當夜陳承宇召集骨幹開會,陳承宇決定明天親自帶領50名“墓風小隊”成員和1000名建國軍(原來的保安隊)向加裏曼丹島出發,按原來的計劃,強製接管蘭芳共和國,五大軍艦艦長嗷嗷叫著要同去。
陳承宇雙手向下壓壓,示意大家靜下來:“都不要急,仗有得打,明天我隨泰山艦出發。接管蘭芳共和國,不外是甕中捉鱉、小事一樁,你們的任務更重要,盡快督促士兵們把艦炮武器熟悉、訓練好。”
“未來的一場海戰全靠你們,這場海戰,直接關係到我們的建國進程,務必要戰士們練習好,不要省炮彈,多進行實彈射擊訓練,告訴大家,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
又給駐守西澳大利亞的錢文忠發電報:“狂飆行動開始。從澳大利亞兩地中選拔2000名建國軍,隨船運輸50台挖掘機、20台鏟運機、10台推土機、20台拖拉機。隊伍由你率領,大概三天後我方抵達澳洲附近後,再通知你出發彙合。”
又給欽州鐵礦發去電報:“把5000件鋼甲衣、5000柄工兵鏟和200條土狗裝載上補給船,運往聖誕島。”收到電報的大垌鐵礦總長姚誌文一臉困惑:要土狗幹嘛呢?想吃狗肉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