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那些平時看起來膽小的男孩的意誌會更加薄弱,遇到事情的時候他們也更容易退縮。對於這些孩子,父母就更應放手,給他獨立活動的空間,隻要積極地鼓勵他,逐漸地培養他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並且對他進行一定的指導,孩子的狀況就能得到很大的改善。有些孩子天性活潑、喜歡表現自己,對於這類孩子家長也要多加指點與約束,給他創造一定的“逆境”,不斷地增強他的毅力。總之,男孩要堅強和勇敢,這樣才能大膽地邁向前方。
教育男孩凡事多堅持一下
堅持是每個男孩都應該具備的一項基本素質。父母應該讓男孩明白,既然自己已經選擇了一條路,那麼就要堅信自己的選擇,勇敢地走下去,隻有這樣做才能在以後的道路上克服種種困難,取得最後的勝利。隻要你的男孩堅持了自己的選擇,即使沒有得到預想中的結果,但是,當他回頭看看走過的路時,依然會有很多收獲,因為他沒有浪費青春,沒有虛度年華。父母應該讓你的男孩明白如果遇到了失敗,任何自責和後悔都是無濟於事的。錯誤與失敗如同潑出去的水是收不回來的,我們唯一能做的,也是應該做的就是吸取教訓,不要在同一個地方摔倒兩次。
家長要讓孩子懂得堅持下去的重要意義,有時候我們遇到了幾乎不可能克服的困難,但是隻要你能夠咬咬牙再堅持一下,勝利的大門就會向你敞開。中國有句古話叫做“行百裏者半九十”,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想要走的路程是一百裏,而他已經走了九十多裏,這時最多隻能算作是一半。很多人為了自己的夢想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辛苦,他們被那些坎坷弄得焦頭爛額、筋疲力盡,就在快要到達勝利的彼岸的時候又遭遇了一個小小的挫折,而在這時他們再也走不下去了,於是他們向困難投降,因此也就與想象中的成功無緣了。
很多男孩也都會有這樣的表現,剛開始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們還能憑借著自己的勇氣往前衝,可是他們沒想到後來還會有各種各樣的困難,於是男孩的信心就會漸漸地減弱,以至於到了後來很多人都選擇了放棄。所以在孩子追求自己的夢想的過程中父母一定要不時地鼓勵他,告訴他其實遇到的那些困難和挑戰根本就算不了什麼,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成功就會馬上到來了。
曾看到過這樣一則故事:
在一次拳擊比賽中,一位年輕的拳擊手被對手打得遍體鱗傷。但是這個小夥子的意誌非常堅強,對手每把他打倒一次,他就會頑強地從地上爬起來。這個過程重複了十幾次,直到這位拳手昏迷在地再也爬不起來,裁判才宣布比賽結束。而人們給予了倒下去的那個拳手更多的掌聲。
比賽結束後,對手又找到了他,好奇地問道:“當時你已經沒有力氣反抗了,可是你為什麼明知道會挨打卻依然還要站起來呢?”這位拳手說:“其實,我也知道倒下是一種解脫,或者說是一種誘惑。我就不必再忍受著劇痛和你奮戰。但是,如果我選擇了退縮,選擇了趴下,那樣的話我以後就再也站不起來了。於是,我一次次地告訴自己:‘挺住,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因為我十分清楚地知道,隻要我還站著,那麼就有取勝的可能。一旦選擇了倒下,我就注定是一個失敗者。”雖然這位拳手最後還是失敗了,但是他至少還在堅持,沒有放棄成功的希望。
一位年輕的父親講述了自己小時候的故事:
“有一次,我和小夥伴一起玩耍,一不小心,我的手指被同伴劃破了,鮮血汩汩地流了出來,淚水不停地在眼眶中打轉。但是,我在心裏對自己說,一定要堅強!最後,我忍住了眼淚,然後裝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像先前那樣繼續和他們玩,因為我知道隻要我一流眼淚,他們肯定就會認定我是一個懦夫,以後再也不會和我一起玩了。現在我已經成為了一個小男孩的父親了,我總是會告訴我的兒子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要退縮,要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那樣的話你就會成為生活的強者!”
因為,勝利往往來自於“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如果一個人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能夠有足夠的意誌去再“堅持一下”,這種堅強的意誌就足以讓他取得成功。
父母應該通過什麼方式、或者在哪些方麵讓你的男孩學會堅持的習慣呢?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會有很多場合可以拿來利用,比如遠足。現在,很多家庭都喜歡外出遊玩,遠足是讓孩子學會堅持的一個不錯的方法,當孩子感到疲憊的時候父母就要對他進行鼓勵,讓孩子堅持下去,不能剛有一些累的感覺就停下來休息,剛有口渴的感覺立刻就要喝水,一有餓的感覺就要吃,父母應該給孩子製訂一個遠足計劃,並且要事先規定到了目的地才能暫時休息一下,並補充一些食物。意誌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家長也要有足夠的耐心。要知道,身為父母要做的就是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如果不想讓孩子成為啃老族,那就放心去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