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事業的人一般都能把自身融入工作中去,而且工作也成了他們本身的標誌性特征,工作成為他們自身的一部分。
假如你問這些,自我實現的、熱愛工作的人:“你是誰?”或“你是什麼人?”他肯定會依據他的“職業”回答,如:“我是律師”;“我是一位母親”;“我是精神病學者”;“我是藝術工作者”;等等。即,他告訴你,他把他的職業或任務和他的身份、他的自我等同起來。通常會成為他整個人的一個標簽,即變成他的一個標誌性特征。
或者,假如你問他:“假定你不是一位科學家(或一位教師,一位駕駛員),你想作什麼人?”或者,“假定你不是一位心理學家,又會怎麼樣?”我想他肯定是一陣茫然,陷入沉思,久久無法作答。或者,能成為一種逗趣,彼此逗著說笑。
實際上,回答是“假如我不是一位母親(或人類學者,企業家),我就不是我自己了,我就成了另一個人。我無法接受自己成為另一個人”。這就像你麵對著“假如你是一個女人而不是男人”時所產生的困惑的反應。
追求自我實現的人所心愛的職業通常己成為他自身的一個標誌性特征,可等同於、結合於、內投射於自我。它成為他的存在的一個不可分解的方麵。
我沒有向某些尚未完全滿足需要的人故意提出這樣的問題。我自己認為,上述結論對於某些人(他們的職業對於他們是一種外部的工作)是不大適用的,而在另一些人那裏,工作或職業能變得在功能上成為自主的,即,他僅僅是一位律師而不是一個脫離律師的什麼人。
他們所全身心投入的工作可看成是自身價值的體現。這些任務是深受歡迎的(是內投射的),因為它們體現了這些價值。即,最終所愛的是這些價值而不是工作自身。
假如你問這些人他們為什麼熱愛他們的工作(或者,更具體地說,什麼時刻他們才能感到工作中的較高滿足,有哪些獎賞使得一切必須的勞作變為有價值的和能較輕鬆承受的,或有哪些高峰時刻或高峰體驗),你會得到許多特殊類型的回答。
你當然還可得到很多“目的答案”——如“我隻是愛我的孩子罷了。我為什麼愛她?就是愛嘛”;或“我能從提高我的工作業績中得到很多歡樂,有價值的成就,不論它們(令人滿足)的程度如何,這一點是確定無疑的,它們是內在的強化因素。
由於帶來公正而感到高興。
由於製止了殘酷和壓榨而感到高興。
自我實現者的動機和滿足,通過他們的工作和其他途徑得到的(在基本需要滿足以外)。
和謊言與虛偽進行鬥爭。
他們希望好心有好報。
他們以做好事為樂。
他們讚美守信、才華、美德,等等。
他們避免招搖、名望、榮耀、受愛戴、受祝賀,或至少是不奢求名譽。不論怎麼說,名譽似乎被看得很淡薄。
他們似乎喜歡愉快的結局,美滿的完成。
他們不需要曲意結交每個人。
他們總是選擇自己的少數幾個目標;不是對廣告、對運動、或對他人的督促做出反應。
他們更喜歡和平、安寧、文靜、適意,等等,而不喜歡躁動、格鬥、戰爭,等等。他們不是各條戰線上的一般戰士,但在“戰爭”中能過得快活。
他們憎恨罪惡的得逞,也憎恨在罪惡麵前退縮畏懼。
他們是善於懲罰罪惡的人。
他們力圖矯正事態,淨化不良情境。
他們似乎也很精明、現實,不常有不實際的時候。
他們設法以某種方式做到既熱愛現實世界同時又力求改善它。
無論如何都有希望能改善人、自然和社會。
他們喜歡有效率,厭惡沒有效率、拖拖拉拉。
他們的戰鬥不是起因於敵意、妄想狂、自大狂、權力欲、反叛等等,而是為了正義。那是以問題為中心的。
觀察表明他們對他們的孩子總是非常喜歡,他們能在幫助孩子成長、成才中得到很大樂趣。
他們不需要或不尋求或甚至非常不喜歡奉承、稱讚、出名、地位、威望、金錢、榮耀,等等。
感激的表示,或至少經常意識到自己的幸運。
無論如何他們似乎都能很現實地分清善惡。
他們在一項工作中能迎接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