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在於它有不擇細流的肚量。其實,做人、做事亦然。不要在意世人的譏諷、毀謗、造謠、中傷,這些都是人生路途上不可避免的一粒粒塵埃。把包容、關愛、寬厚填進自己的內心,讓我們的心靈充實起來,讓怨憤與愁苦難以容身,這樣,博大的心中隻會充滿愛。
天地隻在心間,心寬天地闊
世界因為包容而和諧融洽,萬物因為包容而豐富多彩,人類也因為包容而發展進步。人胸懷包容之心才能有大氣度、大胸懷、大氣魄。這就是所謂的“能容者為其大”。
古往今來,隻有胸襟寬廣,包容萬物的人才能成就事業,所以曹操才能夠在群雄逐鹿中脫穎而出,統一中國北方;唐太宗才能夠重用諫臣,開創“貞觀之治”;劉邦才能夠“將千將”而得天下,建立起大一統的國家。而那些心胸狹隘,目光短淺之輩則不能成大事,所以春秋時的宋閔公才會被部將所殺,楚霸王項羽才會有垓下之圍。
老子說:“上善若水,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其中的“心善淵”就是告訴我們要擁有像水一樣大度包容的胸懷,像水那樣深沉寧靜,透徹澄清,能夠拋棄物欲、貪婪,能夠順應自然,能夠保持心胸的寬廣以及眼光的深遠。
2008年,香港知名女藝人沈殿霞因病去世。這位笑星的離去讓很多人為之傷心落淚。眾人在緬懷她的同時,也不禁想起她的前夫鄭少秋,甚至一些“肥迷”還因此掀起了一場“批鄭”的風波。然而,泉下有知的沈殿霞恐怕未必喜歡“肥迷”這樣的舉動。因為在她的心中,對於前夫鄭少秋的出軌以及由此而導致的離婚,她一直都是寬容的。
沈殿霞在生前曾經寫過一篇題為《感謝前夫鄭少秋》的文章。其中有這樣幾段文字:
人的感情真的沒法解釋,要發生的就會發生。我跟鄭少秋接觸多了,發現他非常顧家孝順,工作態度相當認真,一天到晚都在看劇本,所以我才放心跟了他14年。
女兒欣宜剛8個月大時,我和鄭少秋因為有第三者介入而分了手。離婚後,我患上了抑鬱症和糖尿病,頭發都掉光了,生病住院連個倒水喝的人都沒有,那時真看不到未來的方向。
記得有一次去加拿大看母親和女兒,一群華人在街區認出我,說:“咦,肥姐,好久沒看到你的新喜劇片了,快些拍片,你可是‘香港開心果’喲!”當時這句暖心的問候語讓我開了竅:我的婚姻雖不開心,但很多人還等著我帶來開心呢,況且我不能停下工作,母親和女兒的生活都必須由我負擔,我要用正麵、積極的工作態度讓她倆過得幸福。
人生就是這樣,好多事過去就過去了,好像兩個人擦肩而過。你說沒緣分嗎?不是,有緣,但又各有各的方向……
夫妻間的情感可以淡去,但父女親情不可磨滅,女兒欣宜對她父親很有感情。前年她畢業,阿秋在畢業典禮上突然出現,女兒開心得不得了,很激動地摟著父親合影,我看著女兒激動的神情,突然很感動,覺得自己應該感謝鄭少秋,感謝他讓我看到了女兒真正的笑容!
不難看出,沈殿霞擁有怎樣的樂觀與寬容,對於那個曾經給她造成傷害的男人,隻有感恩與包容。她以自己那寬廣的胸襟原諒了那不可諒解的錯誤,她以自己寬厚的氣度將夫妻間的反目糾紛化解掉,她以釋然的態度看待女兒和父親之間那隔不斷的親情。她用自己的那顆善良之心為人們展現了“寬容”的氣度。在如今紛繁複雜的娛樂圈中,沈殿霞可以說是個真正寬厚大度之人。
在香港娛樂圈裏,沈殿霞是很有名的“和事佬”,無論是誰遇到了情感糾葛,抑或是家庭糾紛,雙方都願意請她出麵來調解彼此之間的矛盾,化解恩怨。
沈殿霞曾在自己主持的王牌欄目《歡樂今宵》中,請來了前夫鄭少秋做嘉賓。當節目快要結束的時候,她十分自然地問鄭少秋:“當時你有沒有真的愛過我,你隻要用‘是’或者‘不是’來回答。”雖然沈殿霞見到鄭少秋目光中有些猶疑,但當她聽到鄭少秋肯定的回答後,還是欣慰而寬容地笑了。她不願意意抓住對方的“目光有些猶疑”這一點不放。她的可愛之處就在這裏。她的成功,她的好人緣,她的備受矚目與尊敬,均得益於她那寬容博大的胸懷。
其實,人世間的所有事情都是如此。心中沒有包容,就會有仇怨報複,陰謀詭計,甚至於你死我活的爭鬥;沒有包容,人的度量也就變得越來越窄,直至迷失自我,誤入歧途。
【包容術】
俗話說:天地隻在心間,心寬天地寬。一個人擁有博大胸襟與寬容態度的人,才會抒寫出壯誌情懷,才能展現出超凡脫俗的才華。因此,如果你想要自己的心靈世界變得寬闊,那就要學會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