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蔡州知州張紳因為貪汙而被革職。有人就對宋太宗說:“張紳自己很富有,不會貪汙,這是呂蒙正窮困時向他所要財物未能如願,現在對他挾私報複。”呂蒙正沒有替自己申辯,結果張紳官複原職,呂蒙正卻被罷相。後來,考課院找到了張紳貪汙的證據,於是張紳又被免官,呂蒙正再次當上宰相。宋太宗對呂蒙正說:“張紳確實是貪汙了。”呂蒙正聽完既不辯,也不謝。因此,宋太宗誇獎呂蒙正,認為他的氣量不是那些淺薄之人能夠做得到的。
上述三則故事中的主人公,雖然遭到過別人的詆毀,但並沒有與小人計較,自己的名聲也絲毫沒有受到損害,反而更為世人所稱頌讚揚。可見,真正擁有博大胸懷的人,都不會與小人斤斤計較,他們甚至還會寬容這些人曾經對自己使拌。
【包容術】
寬容之人心存寬厚與容忍,這是諂媚阿諛的小人所做不到的。不與小人爭一時的短長,做好自己,這是君子應該具有的品德,也是接人待物、齊家治國的處世原則。
博大心態讓鄰裏和睦相處
一回生,二回熟,三回交朋友。和鄰裏和睦相處,建立一種良好的關係,可以讓我們的生活變得順暢舒心。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平時,我們生活在一個村落中,一個小區裏,假如平時隻為自己著想,不管他人,一旦遇到困難時,又會有哪個鄰居願意出來幫助自己呢?
在一個城市裏,有這樣一對夫妻。女人善良溫柔,是個人人稱讚的好妻子,她與自己的丈夫生活過得十分幸福。但是他們的鄰居卻是個急性子,平時總愛發脾氣,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會和家人吵架,甚至於大打出手。這時,她適當地給以勸解,對這位鄰居家庭的和睦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一次,鄰居夫妻倆再次因事吵架,他們就安排鄰居妻子暫時住在自己家,而鄰居丈夫起初還在生氣,自己忙裏忙外做家務照料孩子,才深刻體會到妻子的辛苦。以前,溫柔體貼的妻子總會在自己勞累疲乏之時倒一杯熱茶,把家裏收拾得井井有條。他終於意識到妻子輕柔的話語比任何人的安慰都重要,自己也並不是不愛她,隻是脾氣暴躁了一些,這都是自己的錯。
他原以為妻子住到了朋友家,然而竟然到處找都找不到。後來,他才知道妻子一直住在鄰居家裏。自己過去主動賠禮道歉,終於又和妻子言歸於好。在那一段時間裏,在鄰居的安慰下,那對吵架的夫妻體會到了彼此的體貼關懷,一家人終於和睦地生活在了一起。
在這件事的整個過程中,鄰居確實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假如沒有鄰居的關心、幫助與包容,很難想象那對夫婦之間的關係會發展到什麼程度。所以說,一個有包容之心的鄰居,一個有關愛之情的鄰居,不僅能使鄰裏間相處融洽,更能使家庭和睦。
好鄰居會為營造出和諧的鄰裏關係而努力。當別人家有了困難,好鄰居會全力幫助解決。尤其麵對繁雜的家務事時,好鄰居會用恰當的方法,幫助彼此度過暫時的困境。
一個人與商人是鄰居,這個人總想要做出一番事業來。因此,他就從銀行貸款開始學做生意,但是他到底是年輕氣盛,涉世太淺,沒有多少經驗,不久就陷入了資金周轉不開的困境。這時,他想起了平日與自己關係很好的商人鄰居。於是,他就找了個合適的時間來到商人家,向他講述了自己的難處。
商人聽完笑著說道:“你現在還很年輕,有許多事還需要你去摸索領悟。不過,我可以給你講講我在商場這些年摸爬滾打摸索出來的經驗,或許對你還有些益處。”
接著,商人就把自己從商的經曆以及其中的成敗得失向年輕人講述了一遍。聽後,年輕人有所頓悟,從中明白了不少事理以及一些經商門道。
後來,他告訴商人自己暫時出現的資金周轉不開的困境,商人說:“我可以幫助你度過這個難關,但你必須用你自己賺了的錢來還我。”年輕人聽後,深受感動。
年輕人在自己身處困境的情況下,主動尋求鄰居的幫助是十分明智的做法。鄰裏之間相互包容理解,就能建立起和睦友好、互助互利的關係。隻要我們努力去爭取,就能夠得到鄰居的理解。否則,鄰裏關係緊張,相互不往來。哪一個有了困難,鄰裏就隻會袖手旁觀,根本不予理會。上文中的那個年輕人如果不是將鄰裏關係處理得當,恐怕也難逃脫失敗破產的命運。
【包容術】
鄰裏之間相處的關鍵一條就是要有寬容心,古人常說“讓一讓,三尺巷”,我們要做到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千萬不可“得理不饒人,無理攪三分”。鄰裏之間的家庭環境、性格脾氣、社會閱曆、文化素養都存在著差異,我們應減小鄰裏之間的差異並加以寬容與謙讓,如此才能讓鄰居之間相處得長久和睦!
為人寬厚,以和為貴
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我們經常看到一些人因為芝麻丁點兒的事而大動肝火,大打出手。與之形成對比的人則對於個人得失並不斤斤計較,他們胸襟坦蕩,持有“以和為貴”的處世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