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的事情總會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微笑著生活可以緩解敵對的情緒,也可以為人生航程指航,明智的妥協,在關鍵時刻妥協可以說是包容的一種境界。
張靜和她的另外五位室友被分配到了同一所醫學院實習。由於她們學習的專業相同,所以她們都被安排在婦產科實習。在學校能夠一起學習和生活,實習又能夠在一起,這讓六姐妹非常高興。
但很快,六姐妹麵臨了一個很殘酷的問題,那就是這所醫院最後隻能留用其中一人。能夠留在這所省內最高等級的醫院是她們六姐妹的共同願望,這就意味著她們不得不麵對殘酷的競爭和淘汰。
雖然她們表麵上一直相互激勵著,但是她們的暗自較量也越來越激烈。院方為了確定哪一名被留用,舉行了一次考核,結果出來後,麵對同樣出色的六姐妹,院方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如何取舍。
這天,六姐妹都突然接到一個相同的緊急通知,一名待產婦即將生產,醫院需要馬上前往產婦家中救治。於是六姐妹急匆匆地上了急救車。一名副院長、一名主任醫生、六名實習醫生和兩名護士同時去搶救一名待產婦,如此強大的陣勢讓六姐妹都感覺到一種前所未有的緊張。
有人悄悄地問院長,什麼樣的人物需要院方這樣興師動眾?院長卻簡單地解釋道:“這名產婦的身份和情況都很特殊,之所以讓你們全來,也是不想讓你們錯過這個機會,你們可都要認真觀察和學習。”
此時,車內一片沉寂。待產婦的家位於很偏僻的位置,急救車左拐右拐終於到達時,待產婦已經折騰得滿頭汗水。
當醫護人員七手八腳把待產婦抬上急救車後,卻發現了一個問題,車上的位置有限,已經是人挨人,待產婦的丈夫上不來了。張靜知道,待產婦去醫院進行搶救,必須要有親屬在身邊辦理一些相關的手續。她們都下意識地看向副院長,這時副院長正低頭為待產婦做著檢查,他頭都未抬地說:“快開車!”
此時張靜猶豫著,徘徊著。當所有人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時,張靜突然跳下了車,示意待產婦的丈夫上車。急救車風馳電掣地開往醫院,等張靜氣喘籲籲趕回醫院時,已經是半小時後了。
在醫院門口,她被參加急救的副院長攔住了,副院長問她:“這麼難得的學習機會,你為什麼要跳下車?”
張靜擦著額頭的汗水回答:“如果我不跳下車,就根本救不了那個人,那我還能算得上稱職的醫生嗎?再說,車上有那麼多醫生和護士,缺少我一個是不會影響搶救的。但是如果沒有病人的家屬,可能會給搶救帶來不必要的影響。”三天後,院方的留用結果出來了,張靜成為了幸運者。
院長說明了理由:三天前的那一場急救實際上是一場意外的測試。
張靜為了救人,做出了適當的讓步。她的這種妥協並不是完全放棄原則,而是以退為進,通過適當的交換來確保自身要求的實現。可見,明智的妥協是一種讓步的藝術,而掌握這種高超的藝術,是現代人成功生活的必備素質。
妥協不是無原則的退讓,而是另一種變通的智慧。你什麼時候懂得了妥協,什麼時候就懂得了人生,也才會有所得到。
妥協可以幫助我們進行自我意識的校正,以及心態的調整。生活中的理性妥協,會對自己的能力和知識水平做出一個較為客觀的評價,適當降低成就欲與期望值,從而使自己擺脫沉重的失落、難解的怨氣以及無名的惆悵,毫無煩惱地去撥動自己的心弦,這才是生活之道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