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父母在不遠遊(1 / 3)

上回正講到沈花錦在沈家主母沈璧君暈倒後對自己這些年的胡作非為而後悔不已之際,沈家主母沈璧君卻大笑起來,寬慰沈花錦的心。

“花花,我說沒說過,這輩子我最慶幸生了你這麼個女兒”,沈家主母沈璧君跟沈花錦說到,“你繼承了我太多的優點和足夠多的缺點,卻活得比我要恣意灑脫,這是我這輩子都不能去做到的”,說到這裏,沈家主母沈璧君有點落寞。

“每個人的幸福看起來都是相同的,那是因為看不到背後的苦楚,嫁人對女人來說相當於第二次重生,這也是為什麼我和你林娘娘設計你和儒風的原因,你不要總想著自己的那點小情緒,有時候把自己跳脫出當時的那個環境場景,才會看的更多,想得更透徹,這也就是古話裏的‘旁觀者清’”。

沈花錦搖搖頭,點點頭,“娘親,其他什麼都不重要,現在最重要的是你可以好起來,這才是我最關心的問題,其他的我們以後在說,好不好”,小心翼翼扶著沈家主母沈璧君半坐起來,沈花錦坐在床榻旁,乖巧的削蘋果。

大戰過後,天庭一片斷壁殘垣。這時,女媧娘娘煉石補天,完成了天庭重裝工程。但補天之時,一塊晶石跌落在花果山,孕育出一隻石猴。這時,亡我之心不死的牛魔王,在魔族預言家的啟示下,決定利用這隻石猴,再次大鬧天宮。同時,他還買通了南天門門神楊戩,讓他臥底天庭,以便魔族反攻天庭時當內應。

石猴出世,觀音聞知,特地派菩提去當他師父,教他武功,並讓他存善去惡。菩提親上花果山,剛好石猴因不慎捏死一隻蝴蝶而懊惱不已,菩提現場秀出“起死回生”功,讓石猴羨慕不已,答應當他徒弟。菩提將石猴帶到他的地盤,給他取名孫悟空,並教他七十二變、筋鬥雲等神通,最後卻跟他說,要學會起死回生術,得靠你自己。將他趕走。

孫悟空回到花果山,打敗了混世魔王。又下東海龍宮借兵器,搶得金箍棒。這時,牛魔王派他的寵物、童年時跟孫悟空有過一麵之緣的九尾狐回去使美人計,潛伏在悟空身邊,伺機而動。

龍王上天告狀,被二郎神攔住,二郎神說一隻石猴不用勞動玉皇,派哪吒去將他擒來就是。哪吒到了花果山,孫悟空敵不過他,危難之際,牛魔王現身,打退哪吒,救了孫悟空,同時攛掇孫悟空說,要想得到起死回生之術,隻能上天找玉皇大帝。孫悟空不知是計,闖入南天門,偶遇正在玩馬的玉皇大帝。玉皇見他跟馬有緣,封他為弼馬溫,讓他掌管天馬。二郎神楊戩故意鞭打天馬,激怒悟空。悟空誤入蟠桃園,吃桃毀桃,他師父菩提為免他禍上加禍,用捆仙繩捆住他,二郎神卻激他跳進煉丹爐裏燒斷捆仙繩,煉就火眼金睛。

孫悟空踹翻煉丹爐,逃回花果山,發現群猴及九尾狐都被殺死。牛魔王告訴他,這都是天兵天將所為。不明真相的孫悟空,為報仇再次上天,牛魔王則趁機率領魔族再次反攻天庭。天宮大戰中,菩提被牛魔王所殺,孫悟空發現了野心家陰謀家牛魔王的真麵目,反戈一擊,助玉皇大帝打敗牛魔王,斷其一角,並將其趕下火焰山,化成獨角殘牛。此時鐵扇公主已產下紅孩兒,發誓不管老牛變成什麼樣,都跟他在一起。

天宮經此一鬧,再度滿目瘡痍。孫悟空後悔莫及,問玉皇說,重新裝修要多久,玉皇說要幾百年。孫便表示,願致力天庭重修,以補其過。不料,如來佛突然出現,伸手將他壓在五行山下,讓他用幾百年時間靜思己過,以接受另一光榮任務。

沒錯,以上內容,便是剛上映的《西遊記之大鬧天宮》劇情,讓我們先記住導演的大名:鄭保瑞。還有四位編劇:黃子桓、司徒錦源、霍昕、陳大利。

【顛覆與解毒】

《西遊記》忝列四大名著,故事家喻戶曉,但其主題,卻曖昧不清,或反抗,或妥協,或救贖,或開悟,任何人都可以借西遊之情節,澆胸中之塊壘。

成書以來,評書、戲曲、影視等藝術形式,都對其進行過改編,或截其片段,或全本照搬,每一次改編,都是二度創作,因而也就打上了改編者的個人印記。

情節改動較大的,如經曲動畫片《大鬧天宮》,通過提純,突出了孫悟空的反抗精神,宣揚了革命英雄主義,所以,電影在孫悟空打敗十萬天兵,“齊天大聖”大旗在花果山高高飄揚時戛然而止。

周星馳的《大話西遊》是典型的解構作品,在無厘頭的麵具之下,愛、責任和犧牲這一深度母題,通過“當你明白了什麼是舍身取義,你就會回來和我一起取西經”這句台詞得到升華,嚼久彌新;同樣是周星馳的《西遊降魔篇》,走的是另類還原的路子,所謂魔由心生,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每個妖怪不是生來就想當妖怪的,是社會環境激發出他們惡的一麵,而愛則無小愛大愛之分,能降住魔性,除惡揚善,就是世間真愛……這些改編,可以說,都有其顛覆之處,而這種顛覆,是否為人所接受,則見仁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