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1 / 3)

這天,趙月明忽然送了拜帖來找沈花錦。頭一次這麼被重視的提前約時間,讓沈花錦有點摸不到頭腦。直到趙月明說明他的來意後瀟灑的走人,沈花錦才後知後覺的想抄起一個板子一把拍死那個仗著皇家身份的浪蕩公子。感情過幾天那頓飯,就是鴻門宴呐。

沈花錦緊急組了個臨時會議,召集了林儒風、陳少白、孟靜柔。幾個人頭對頭的坐在一起,大眼瞪小眼。

“說,去不去”,沈花錦一臉嚴肅的征求其他三個人的意見。

“怎麼可能不去呢,人家都上門來請了,即使你假裝沒收到消息也不可能了”,孟靜柔事不關己的往後一仰,回答沈花錦。

“得去,即使是鴻門宴也得去,這樣知己知彼,總比被動的好”,陳少白說著自己的看法。

唯獨林儒風不發表任何建議,一臉深思熟慮。沈花錦等林儒風說話,半天他都沒回應,惹的沈花錦不耐煩,伸手推了林儒風一把,林儒風彩恍然大悟似的睜大眼睛問沈花錦,“你剛才說什麼”。

“嗤”,在旁邊看戲的孟靜柔笑岔了氣。

觀完永夜初晗凝碧天,作一個總彙,將其中暗藏的玄機扒出來,就是個樂趣。你以為就是個感天動地、,略狗血的仙俠劇,團隊們似乎不這麼想,處處埋伏筆,補了一刀又一刀,反正不割自己肉。編寫劇本的這群人就好比思想家、史學家還有詩詞家。當然了,看過且過,最終隻是為了笑一笑,樂一樂。

先說公開的四位主角名字的來曆,均來自樂律和樂器。樂無異取自古十二樂律之一”無射“,取之諧音,而成”異“。本尊在劇情中提及過是”居職還私,兩者無異“的”無異“,聽著自是好詩,以為完事了?這句話寓意為,在其位不謀其證,與渾水摸魚並無他樣。同樂父定國公辭官從商的心態不謀而合,大臣之子,果然熟讀聖書。相比之下,夏夷則倒有了反差萌,不如其來得有文識。這要說道受眾頗為關注的逸塵子少俠,實則一句話便早可將其拆穿,非要等到太華山之久。還記得初聞”饞雞“之名,夏公子大讚道:”曾把禪機銷此病.。好名字。“好一個燭龍,好一句詩。翻閱資料,原來下句接是”破除才盡又重生“,出自唐末詩人韓偓的《病》,是首不折不扣描寫牽魂夢繞,相思難除的淫詩。這不正是風流多情、負心薄幸的逸塵子少爺該有的風情;”夷則“也是出自古十二樂律,但亦有”入夷則夷入夏則夏“之意,講的是華夷之辯,入夷狄之地尊夷狄之禮

,入華夏便尊華夏之禮,和夏夷則雙重特殊身份也甚為貼切。

自有細心者,發現謝衣故居牌匾上赫然立著”江海寸心“,是出自南朝詩人沈約的一首藏頭詩《餞謝文學離夜》,這群人連主要配角也不放過。原詩文”漢池水如帶,巫山雲似蓋。瀄汨背吳潮,潺湲橫楚瀨。一望沮漳水,寧思江海會。以我徑寸心,從君千裏外。“巫山、寧思江海、從君千裏外,嘖嘖嘖,原來如此。這首詩是沈約送別謝朓(同南朝山水詩人)赴江陵而作,從頭至尾,從水寫至情,非一般的贈別詩。沈約又曾寫下《懺悔文》道:”爰始成童,有心嗜欲。分桃斷袖,亦足稱多。此實生死牢阱,未易洗撥”。然而是否是與謝某有過斷袖之戀,還有待考究。再說謝衣,即後為初七,“初七”為”人“的誕辰,不得提到惡俗的《孔雀東南飛》中言“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指牽牛織女相聚之夜。將”初“拆開,”衣“與”刀“而成”初“,謝衣之名來源,由此可見,不愧為補刀狂魔謝衣。

最後,再說永夜初晗,夜可視為出自《餞謝文學離夜前》或《離夜詩》,而沈謝二人創立”永明“體,永明即為”晗“之意。然而沈約有書《梁武帝立昭明太子詔》,曾授課昭明太子。不禁想要問,沈夜與謝衣,這幾百年來,二人到底想了些什麼,燭龍,你又為何如此**。

總而言之,這群瘋子不是蓋的。以為換了個平台,就不能賣弄才學?多讀幾遍”永夜初晗凝碧天“才把這幾個字讀順,相比一的”劍魄琴心今何在“要拗口難懂得多,井也埋得夠深。要是換了個時代,這個團隊還是去寫劇本可好。

影片改編自真實事件。

穿過幽暗狹長的隧道,便是霧津。漫天濃鬱的霧氣,兩條剛剛失去,屍體還溫熱的生命,還有那塊綠色的交通指示牌,無聲地告訴薑仁浩:霧津歡迎你。

也許每個生命來到這個世界上本來應該是平等的。如今似乎人們已經達成了某種共識,那就是那句仿佛是刻在亙古不變的宇宙中沙塵上的一句話:人人生來平等。但現實的諷刺意義或許就在於此,它不斷地,隱約的告訴我們,人人生來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