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高度:學識是小女人幸福的基礎(1)(1 / 3)

知性女子是幸福的,因為她擁有睿智的頭腦和敏銳的目光。知識是幸福的源泉,英國哲學家培根說:“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耳熟能詳的話語為現代女性揭示了一個深奧的道理:知識不僅是創造女人幸福的介質,還能提高女性發覺幸福、把握幸福的能力。

在生活中,優秀的女人比一般女人“站”得高一階梯,因為優秀的女人懂得知識和個人素養才是幸福的重要源泉。她們在感悟幸福的時候會用內外兼修來平衡到達成功的距離,在體驗幸福的時候能用科學的頭腦分析問題,清晰地認識如何才能將幸福保持得更加長久美味。可以說,知識和素養是小女人用不懈的努力所提升的幸福魅力,它們就如同一道光芒照耀著小女人,為她們打開通向幸福的大門。

女子無才便是德?胡扯!

“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明朝晚期,舊道德規範下認為婦女無須擁有才能,隻需要順從丈夫即可,在一定程度上認定女人就是男人的附屬品。在封建社會背景下生存的女性遵守著三從四德,沒有條件接受教育的她們隻得任人擺布,過著卑微的生活。

在現代社會從知識中汲取力量的女人們端莊賢惠、知書達理且溫文爾雅,一舉一動都會透出大家風範,從而贏得自身的幸福。每一位女人都要經曆成長過程,在知識的豐富和才華的卓越上逐漸成熟起來,讓自我擁有知識,也就擁有了一種超越自我的手段,那麼打開幸福大門的鑰匙自然握在手中。

縱觀曆史,才華橫溢的女子比比皆是。比如班昭、蔡琰、薛濤、謝道韞、魚玄機、嚴蕊、李清照、朱淑貞、董小宛、柳如是、秋瑾等,她們擁有才識、能力,且腹有詩書才華,將博學化作不變的永恒,流傳於世。

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出身官宦人家,父母皆出自豪門。官宦門第及政治活動的渲染讓李清照從小就眼界開闊,氣質高貴。通過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和審美訓練,令她深切細微地感受生活,感悟美感。“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繡麵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一麵風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月移花影約重來。”這些詞句就可看出李清照飽讀藏書、內秀如竹的深厚文化底蘊,她駕馭詩詞格律的能力令後人讚歎不已。李清照追尋著自己的愛情和真正的幸福,美貌與才華並存的絕世佳人用才識贏得了夫君的敬重。由於當時的社會動蕩,李清照最終失去了恩愛的丈夫,我們姑且不論李清照所在的年代為她帶來的痛苦,單看她的博學和才學的超然就能從中了解她豐富人生的冰山一角。作為後人,我們敬佩她的廣博以及經過浸潤的高尚靈魂,也為她生存在無法改變命運之後所選擇超然命運之上的姿態而欽佩,這種超然是對不幸的掙脫,也是對幸福的徹悟。才華橫溢的李清照就是用對幸福的徹悟才取得了生命之中的大智慧,並且用這種大智慧使她超凡脫俗。

有才學的女子靜若幽蘭,芳香四溢。時間可以掃去女人的容顏,卻掃不盡女人經過文學熏陶及自我修養的積澱。才華女人的美麗是經過歲月的洗禮成就的修養和智慧,就像醇厚的美酒一般,甘醇撲鼻。充滿書卷氣息的女人用生活的品位和超凡脫俗的談吐在人群中超然獨立,那種無須雕琢的清新與才華融合在一起彙聚成為幸福的海洋。

王嵐是業界公認的才女,文學的積澱和良好的修養讓她在生活和工作中獨立、自信,有主見,對愛情執著的她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可愛的孩子和愛她的老公,幸福的王嵐每天都神采奕奕,容光煥發。

其實王嵐最早的生活狀態並非如此,她曾經有過一段失敗的婚姻,當她最愛的人離她遠去時隻留下了一句決絕的話語:“我不希望我的妻子是沒半點文采的婦人,更不希望我的孩子有一個徒有其表,沒有內涵的母親。”

聽到前夫的這句話,王嵐感覺到“女子無才便是德”純屬胡扯,天底下能有哪個男人會寵愛大字不識的傻瓜?此次婚姻的打擊讓王嵐明白了很多,她開始用知識充實自己,讓文學武裝心靈。漸漸地,那個與人交談言之無物、枯燥乏味的女人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經過學識曆練後沒有任何雜質的美麗女人。

身為氣質美女的王嵐最終用自己的努力迎來了真愛,得到了她夢寐以求的幸福。她不是用美貌贏得丈夫的寵愛,而是用修養和才學令丈夫傾心且念念不忘。王嵐永遠記得初為人母的那一刻,丈夫深情地對她說:“你肯定會是一位優秀的母親,通過你的教育,我們的孩子肯定能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