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感受得到,她事業的成功是要以家庭的成功為前提的。如果要她犧牲掉自己的家庭去成就自己的事業,她肯定是做不到的。所以,她寧肯為了生孩子而麵臨“長江後浪推前浪”的危險而一生再生,也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家庭做一個事業型的女強人。什麼對她更重要她心裏清楚得很。
當然,作為一個職場女性,對事業有著無限野心的你,可能在家庭與事業的平衡木上更加傾向於事業的成功。但是請你不要忘記,在你選擇事業的同時,你也已經選擇了家庭,如果不想在這場遊戲中摔跤,你必須保持好兩者的平衡。
首先,你要知道,處於人生不同階段,中心任務是不同的。比如你即將麵臨一個晉升考試,那麼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重心自然就偏向學習;如果你的丈夫或孩子遭遇了人生的不如意,那麼你就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去關注家庭,工作要先為此讓道;而如果生病了、身體抗議了,那麼養好身體才是第一位的。總的來說,生活重心不要總是傾向於某一方麵,而要因時因地製宜。
其次,去做那些自己真正想做、願意做的事情。如果你做一份工作,感覺到痛苦,卻又因為不舍自己目前取得的成就而無法放棄,你勢必會不快樂,同時也難以取得進一步的成就。既是如此,那麼為什麼不去做那些讓自己快樂,也更有可能取得成就的事情呢?
現實中,你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碰到角色衝突、身心失衡的情況,但是這並不可怕,隻要你懂得去找回平衡,你一樣可以做一個從容地走在人生平衡木上的佳人,何況能走好家庭和事業這條平衡木也是你自己的本事!
賽馬,去作命運的騎師
職場當中,為什麼有些人能夠很好地駕馭自己的命運,讓事業按照既定的跑道前進,並且輕易獲得成功;而有些人卻成為命運手中的玩偶,掌握不好手中的韁繩,不是脫韁就是摔跤呢?為什麼有些人就是比其他的人更成功,賺更多的錢,擁有更好的工作、更和諧的人際關係,整天快快樂樂,擁有更高品質生活;而另一些人忙忙碌碌大半輩子卻隻能勉強混個糊口呢?
職場當中的你也許時常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同樣都是人,都有一個腦袋一雙手,但為什麼有許多人能夠衝破萬難去建功立業,而我費盡心力,使出渾身解數卻怎麼也做不到呢?
心理學家的答案是:其中的差別就在於人的“心態”。
美國的成功學大師,拿破侖·希爾說過:“要麼你去駕馭生命,要麼是生命駕馭你,你的心態決定了誰是坐騎,誰是騎師”。作為女人,當你要時刻準備麵臨職場的種種難題時,怨天尤人毫無意義,一味尋求同事和上司的庇護,也並非每次都順利。
我們應該做的是以積極的心態對待接下來的工作,學會盡快解脫,以淚洗麵或唉聲歎氣,都隻會讓你愈加悲痛,而不會使情況有所好轉。困難是人生的必然經曆,通常情況下,相對於男人,女人的承受力會弱一些,但卻不是必然。隻要能夠把握住自己的情緒,女人也的確能夠撐起自己的一片天空。
席勒說:“任何一個苦難與問題的背後,都有一個更大的祝福!”的確,困難與問題是人生不可多得的財富,經曆了苦難的人會更堅強、更豁達,同時也會更容易感知快樂和幸福。女人的職場之路注定會比男人有更多的坎坷,倘若你信心不足,那你就沒有辦法駕馭好自己的坐騎,你的悲觀畏懼之心也會油然而生。然而,搖頭歎息是無法解決問題的,戰勝苦難的唯一辦法就是自信、果敢地去麵對它,迎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