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日本京都南禪寺附近住著一個綽號為“哭婆”的老太太,下雨的時候她哭個不停,天晴了也哭個不停,整日神情懊喪,麵容愁苦。

一天,南禪寺的和尚問她:“你為什麼總是哭呢?”這個老太太邊哭邊說:“您不知道,我有兩個女兒,大女兒的丈夫是賣鞋的,小女兒的丈夫是賣雨傘的。雨天的時候,我想到大女兒家的鞋子一定沒人去買。晴天的時候,又想到小女兒家的雨傘一定賣不出去,這怎麼能不讓我傷心落淚呢?”

南禪寺的和尚聽完哈哈大笑起來,勸她道:“是你搞錯了!應該是晴天時,你大女兒那裏一定生意興隆;雨天時,一定有很多人去買你小女兒家的傘。”

老太太一聽,破涕為笑。從此,她整日麵帶笑容,居然由“哭婆”變成了“笑婆”。

也許,我們認為這個老太太十分好笑。可是,現實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例子。《笑林廣記》中也有一則類似的中國古代笑話。

有兩個秀才一同赴京趕考,剛上路不久就碰到出殯的隊伍,黑漆漆的棺材從他們身邊過去。

其中一個秀才感覺很晦氣,於是心中頓生愁緒,悶悶不樂,結果沒有考好,名落孫山。

而另一個秀才卻暗自高興,他認為這是一個好兆頭——棺材棺材,預示著又有官又有財。因此這個秀才精神爽快,考試時文思泉湧,果然就金榜題名。

後來,兩人都說自己的預感非常靈驗。名落孫山那個說:“一碰上那穢物我就知道不好了。”金榜題名那個則說:“果然是有官有財了。”

同樣一件事,懷著不同的心態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其實,凡人的生活多數都差不多,隻不過是各自的感受不一樣罷了。樂觀的人,整日裏喜笑顏開、心滿意足。悲觀的人,成天愁眉苦臉、怨聲載道。關於悲觀主義和樂觀主義,英國劇作家蕭伯納曾經做過這樣的解釋:

如果桌上放著半瓶酒,有人高呼:“太棒了,還有半瓶。”他看到的是半瓶酒,此人便是樂觀主義者。而有人歎氣:“糟糕了!隻剩下一半了。”那麼他看到的是半瓶空氣,此人便是悲觀主義者。

當生活像一首歌那樣輕快流暢時,笑口常開乃易事;而在事事都不妙時仍能微笑的人,是真正的樂觀。

——威爾科克斯

此路不通,另辟蹊徑

上帝如果給你關上了一扇門,那他一定會在另一個地方為你打開一扇窗。

19世紀中葉,美國加州傳來了發現金礦的消息。許多人認為機會千載難逢,為了發一筆大財,人們紛紛奔赴加州。16歲的小農夫比爾也加入了這支龐大的淘金隊伍。

淘金夢是美麗的,但是做這種夢的人太多了,並且這些人還在源源不斷地奔向加州,一時間加州遍地都是淘金者,如此一來,金子自然就更難淘了。

關鍵還不是金子難淘,更重要的是生活也越來越艱苦了。由於當地氣候幹燥,水源奇缺,一些淘金者不但沒有圓致富夢,反而葬身異鄉。

小比爾在經過一番努力後,也和大多數人一樣,沒有發現黃金,幾乎要被饑渴折磨至死。一天,望著自己水袋中那一點點舍不得喝的水,聽著周圍人對缺水的抱怨,小比爾突然想:淘金的希望實在是太渺茫了,還不如賣水呢。

於是比爾毅然放棄了對金礦的努力,把手中挖金礦的工具變成挖水渠的工具,他從遠方把河水引入水池,然後用細紗過濾後成為清涼可口的飲用水。最後用水桶挑到山穀一壺一壺地賣給那些淘金的人。

當時還有人嘲笑比爾,說他胸無大誌:“千裏迢迢來到這裏,不挖金子發大財,卻做起這種蠅頭小利的小買賣,做這種生意何必要跑到這裏來呢?”

小比爾毫不在意,也絲毫不為所動,依然賣他的水。到哪裏找這樣的好買賣啊,把幾乎不需成本的水賣出去,除了此處,哪裏還有這麼好的市場呢?

結果是,淘金者都空手而歸,比爾卻在很短的時間靠賣水賺到了幾千美元,這在當時可是一筆相當可觀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