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讓他人喜歡自己的心理策略(1)(1 / 3)

讓他人喜歡自己的心理策略為什麼有的人總是能讓別人產生一見如故的感覺,而有的人卻讓人見而生厭呢?究竟是哪些心理因素影響了他人對你的關注程度、決定了他人對你的喜愛程度?怎樣才能夠獲得他人的喜愛,讓自己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呢?其實,這些都是很簡單的事情,隻要根據人的心理規律行事就可以了。本章將告訴你怎樣去贏得他人的好感。

1.做一個受人歡迎的謙虛者

在社交中,很多人無時無刻不忘給自己臉上貼金。這樣固然能夠滿足自我成就感,卻會引起他人的反感。一方麵,沾沾自喜的樣子難免讓人因羨生恨;另一方麵,這種做法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對他人的一種否定,從而使對方的“自我”產生不適感而對之采取抵觸的態度。

有一個部門經理,業績特別突出,到了年底,老板在表彰會上特別表揚了他,除了頒發他獎金外,還另外給了他一個紅包。在大會上,主持人根據公司的安排,請他談談感受。

他拿過話筒就開始說自己在這一年中怎麼兢兢業業,學習了多少知識,工作能力如何提高,就是沒有提及上司對他的信任和重用,更沒有感謝同事和下屬的幫助與合作。

表麵上,大家都不說什麼,但是,從此他的上司開始有意刁難他,同事離他遠遠的,下屬們也變得懶散了,還經常頂撞他。

一個月過去了,以前掛在他臉上的春風得意的笑容沒有了,他漸漸成了孤家寡人。

不要感歎該部門經理的上司、同事或者下屬度量狹小,其實造成這種局麵的是這個人忽略了別人的感受。每個人都認為別人的成功中有自己的功勞或者苦勞,而這個人卻要獨享榮耀,別人自然就會心裏不舒服。

如果你留意一下那些受人愛戴的大人物,你就會發現,他們之所以能夠贏得人心,是因為他們在大多數時候都表現得十分謙虛。謙虛才能夠贏得他人的友誼以及與他人合作的機會。

前美國總統麥金利就是這方麵的好手。

在西班牙戰爭爆發之前,他就用這種方法贏得了一位很重要的、但是時常反對他的國會議員的心。麥金利總統對這位國會議員說:“老兄,這次戰爭的成敗與否,我可隻能全靠你了,你是所有人中我最信賴的人。”

作為一個總統,卻表現得如此謙虛,謙虛得完全要依靠對方,這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對方的自我優越感。事實上,即使沒有對方,總統也依然可以找到他人,對方也非常明白這一點。這樣,對方就更加認為他的謙虛難能可貴而更加喜歡他。

由此可見,要想博得他人的好感,謙虛是必不可少的。值得注意的是,謙虛與自我否定是不同的。美國心理學家盧維斯指出:謙虛是一種美德,真正的謙虛並不是把自己看得很低、很糟,而是完全不想自己。真正的謙虛是不誇耀自己,把自己和別人都擺在正確的位置上,客觀地評價自己和他人;盲目地誇大別人而否定自己的能力,或者盲目誇大自己而否定別人,都不是真正的謙虛。那麼,怎樣做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謙虛呢?

(1)充分認識驕傲的危害和謙虛的好處。科學家巴夫曾說過:“人一定不能讓驕傲支配自己。由於驕傲,我們會在應該妥協的場合固執起來。由於驕傲,我們會拒絕有益的勸告和友好的幫助,讓成功從身邊溜走。而且,由於驕傲,我們會失掉客觀的標準,迷失自己。由於驕傲,我們會失去身邊人的友誼。”

(2)超越自卑,樹立自信。當一個人內心充滿自卑而又渴望自身價值得到肯定的時候,就會對外表現為驕傲自滿。2008年6月的美國《心理科學》雜誌公布了一項研究成果:人在現實生活中,外在表現越是低調和謙虛,其內心越自信。因此自信是謙虛堅實的心理基礎。

(3)客觀全麵地認識自己,給自己定位。《史記》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說的是漢武帝派遣的使者尋找到達印度的通道時路過夜郎國。夜郎國王對當時的各國形勢沒有客觀全麵的認識,自以為夜郎國是最富有、最強大的國家,就非常自大地問漢朝使節:“漢與我孰大?”由此可見,如果不能客觀全麵地認識自己,就容易驕傲自滿。

(4)正確麵對批評建議。麵對別人的批評建議時,我們一定要審慎,不能過於主觀臆斷,要去考察它的正確性。對合理的、正確的批評和意見,我們要接受采納。即使別人提出了不正確的意見,我們也不能否定別人,要秉持“自勉”的態度。

2.責任感是獲得他人認可的前提

費爾拉·凱普在其著作《沒有任何借口》中,十分強調人的責任感問題。責任是人天然應盡的義務,不管你扮演什麼社會角色,都不能罔顧它。責任感是一個人能夠立足於社會、獲得他人認可、取得他人支持進而成就事業和家庭幸福的至關重要的人格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