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木是自動的調溫器、天然除塵器、氧氣製造廠、細菌的消毒站、土壤的保護傘。綠化造林對溫室效應、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環境問題的解決都有不容忽視的作用。尤其是大麵積的熱帶雨林,對於全球氣候的調節有很大的影響。
持續發展,大力造林
森林之光地球表麵的大氣圈、水圈、生物圈的生態平衡發生了巨大變化,各種災害頻繁發生,嚴重地威脅著人類生存:水土流失嚴重、沙漠化麵積擴大,森林麵積減少,濕地減少,生物物種減少,水資源緊缺,水災、旱災、沙塵暴頻繁發生。綠化造林是其中的重要防治措施之一。
森林是地球陸地生物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整個生態係統中的主體,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條件。正如施裏達斯·拉夫爾爵士所說:“森林在我們星球的生命係統中是一個非常寶貴的環節。它們是生態係統功能中重要的一部分,沒有它們,人類開始就不可能在地球上生存,而且幾乎可以肯定,以後也不可能在地球上生存。”
森林不僅能夠為人類提供建築木材、造紙的紙漿、藥品原料、工業原材料以及世界50%家庭的炊用燃料,而且還能夠防風固沙、保持水土、涵養水源、調節氣候、改良土壤、淨化空氣等,以維持地球生態平衡和改善生態環境。
樹木可以調節全球氣候。森林是碳的巨大天然貯存庫,它能吸入二氧化碳並把它貯存下來,是穩定地保持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一種珍貴物質,當森林被毀壞,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增加將引起地球的平均溫度升高,南、北極的冰塊融化致使海平麵上升,最後導致人類大難臨頭。大力植樹造林則可以有效地調節溫度。
樹能防風固沙,涵養水土。林木不斷發展的根係,穿插交織著土壤,牢固地團聚土塊,改良了土壤,使森林生長茂盛,更好地發生它的作用。實踐告訴我們,森林能有效阻止風沙,林帶能在25倍林高範圍內明顯降低風速。森林土壤還有良好的滲透性,能吸收和滯留大量的降水。
樹木能保持生態平衡。樹木通過光合作用,吸進二氧化碳,吐出氧氣,使空氣清潔、新鮮。100平方米樹林放出的氧氣可供65人呼吸一輩子。
樹林能減少噪音汙染。40米寬的林帶可減弱噪音10~15分貝。噪音的汙染對人類的生活、學習、工作、休息等方麵都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可以說是人們的“敵人”。噪音還可以使人類在長期的生活中聽力減弱、耳聾、變傻,心髒、血壓、神經等出現異常,甚至還能讓人在長期的噪音煎熬下死亡。這樣樹林就能使噪音減小四五倍。
樹木能淨化空氣。樹木的分泌物能殺死細菌。空地每立方米空氣中有三四萬個細菌,森林裏隻有三四百個。還能吸收各種粉塵,100平方米樹林1年可吸收各種粉塵20~60噸。大氣中某些汙染物濃度過高,危害樹木生長,而不少綠色植物具有吸收毒氣的能力。如柳杉、泡桐、夾竹桃、紫藤、楓樹、柑橘等都能吸收二氧化硫;刺槐、檜柏、丁香、女貞、向日葵能夠吸收氟化氫;槐樹、銀樺、懸鈴木等能夠吸收氯和氯化氫;桑樹、夾竹桃、棕櫚等能吸收二氧化氮;加拿大白楊、桂香柳等能夠吸收醛酮等;銀杏、柳杉、夾竹桃等吸收臭氧,防止光化學煙霧。總之,樹木具有製造氧氣、吸收有害氣體、阻留粉塵、殺滅病菌的功能,對人體健康有良好的影響。
樹木可以調節濕度。有人曾利用大氣模型模擬研究了北緯5°和南緯5°間50%熱帶雨林發生變化對全球氣候所產生的影響。研究報告指出,如果反射率和水的流失率較高,而蒸發蒸騰。森林破壞還能導致氣候幹旱。森林能調節氣候,增加降雨。林區的空氣濕度通常要比無林區高10%~25%,據試驗,在夏季500米高空範圍內,有林地區比無林區氣溫約低8℃~10℃,含水量高10%~20%。
綠化造林是防治大氣汙染較為經濟而有效的措施,因為植物具有過濾各種有害氣體、淨化大氣、減弱噪聲、調節氣候、美化環境的功能。森林植被不但可以提供木材,而且還能防止水土流失、預防風沙、幹旱、洪澇等自然災害。
無數事實證明,森林植被的破壞不僅影響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而且必然會破壞整個生態中各個因素的平衡關係,致使自然生態失調。所以,加強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和管理,大力植樹造林,對於促進人類社會的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