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立教否(2 / 2)

“那個,師傅,師叔,這個事情我知道,在我派《天師本紀》中張宇初師祖的生平中曾有記載。”謝剛突然插嘴答道。

趙易點頭稱讚,又說:“宇初師祖被稱為‘道門碩儒’,他對百家學說的研究我們後人遙不可及。春秋百家滅亡的原因設想最初便是他提出。我派禁書之中有一本《耆山手劄》想必師兄當年也是看過的。”

三爺皺眉道:“那麼多年了,我哪記得住。當初讀那些禁書,隻為了習奪天地造化的符篆之法,這些與符篆無關的書籍,我看他作甚?”

“宇初祖師兩度見張三豐真人,探討道學,張真人內修之法深得祖師推崇。兩人又於前人升仙的高人進行了討論。張真人言自宋朝時期陳摶老祖和薩天師飛升之後便再也無人有此機緣,全真南北宗的紫陽真人和重陽真人都是當時得道之輩,卻也是羽化無望。祖師也言我正一教自道陵祖師上天受封為天師之後,天師一脈卻也無人步天師後塵。其中緣由兩人更是進行了諸般推論。兩人研究成果祖師並無記載,但是之後張真人便遊曆天下,宇初祖師回到龍虎山之後便頒下法旨,天師一脈開始扶持道門同道的發展。”趙易緩緩的說道。

“你的意思是宇初祖師當年便有了此推斷?天師一脈扶持道門各派的原因並非道門同氣連枝,而是祖師想再現春秋百家鼎盛時期?”三爺疑惑道。

“不錯!”趙易答道,“當時內丹宗盛行,全真一脈發展勢頭正盛,加上張三豐真人傳人所立門庭,隻需按照這等情形繼續發展下去便可。現在的情況卻是不同了。”趙易搖頭苦笑。“科技的發展讓世人不信教、不信鬼神,尤其是幾十年前的那次動蕩,禍及不少玄門高人。如今的玄門發展及其艱難,想要重現百家爭鳴的盛況隻能是盡力而為。”

“說了這麼多,你和老二的意思就是想要小狄立教?”三爺眯著眼睛問道。

“對!不知小狄意下如何?”趙易轉臉對狄秋問道。

狄秋尚未答話,三爺便擺手替狄秋回答:“立教之事重大,小兄弟不妨仔細斟酌一番。”隨即又瞪了趙易一眼說:“加上你和老二如此熱忱,其中怕是有詐。”

“哈哈,哈哈!”趙易開始笑。

三爺卻沒有笑,神色看著大笑的趙易開始慢慢變得冷峻。

“師兄啊!師兄!三十六年了,你還在記恨我和二師兄。”趙易抹了抹笑出來的眼角淚水。

三爺沒有答話。

“當年之事,誰無過錯?你又怎能如此心安理得的埋怨我和二師兄?”趙易低沉的問話如同雷霆怒吼一般在三爺的耳中炸響。

好長一段時間,兩人都沒有說話。謝剛低著頭,長輩吵架,自己身為晚輩,隻能是置身事外。而狄秋本就是外人,更沒有言語的權利。

沉默了一段時間之後,趙易再次開口對狄秋說:“小狄,這並非我正一教一門的請求,而是替天下玄門甚至是世人請求你。讓天庭之門有再開的機會,讓玄門高人有再次飛升仙界享受永生的機會,有讓諸天仙神掌管人間善惡報應的機會。”

你道門中人成不成仙關我何事,神仙逍遙自在,自顧享受清靈極樂,對人間不聞不問。但是趙易最後的一句話卻深深衝擊到了狄秋的內心。狄秋之所以走上這條路,就是想讓人間太平。但是有些事情狄秋也是無奈。善人淒苦一生,惡人逍遙一世,地府所管便是等人死後再行定論,命數不到,地府也不幹涉你究竟在做好事還是壞事。這就導致了怨念橫生,誕生了諸多冤魂惡念。但是天庭一現便是不同,賞善罰惡、天罰罪責,這是天庭對陽世的掌控。狄秋暗自揣度,若是天門真的再次開啟,天下是否會善惡有報、人倫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