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殿閻羅之下便是四大判官,其職位甚至比天師鍾馗尚要高上一截。狄秋私下研究過,四大判官為賞善司、罰惡司、察查司、崔判官,其餘三人均沒有崔判官如此名震陰陽二界。
崔判官名為崔玨(jué),唐朝貞觀年間縣令,晝理陽間事,夜斷陰府冤。當年魏征斬涇河龍王一案之後惹出唐王魂入地府的禍事,正是崔玨闖地府將其救出。崔玨死後,閻王感其正直,封判官,執掌生死簿、勾魂筆賞善罰惡、主管人間生死。
但是狄秋心中卻有一些推測。天地人三書,天書封神榜冊立諸天神位,如今懸掛在玉清元始天尊玉虛宮之中。地書天地膜胎,乃是封存盤古開天之後僅剩的一團混沌之氣,在地仙之祖鎮元子的手中。人書生死簿主管世間凡人生死輪回,存於地府。
天書最初為道祖鴻鈞所得,傳三清以立天庭。地仙之祖鴻蒙成道,法力深不可測,聖人之下首推兩人,其一便是鎮元子。但是三書之中的人書卻是由崔玨執掌,若說是因為崔玨的剛正不阿,狄秋可不相信。
與人書相配套的勾魂筆又稱春秋輪回筆,也是一件先天至寶,兩大法寶由一個唐朝能斷陰陽善惡的縣令執掌,這不得不惹人生疑。地府之中若論神秘,崔玨當仁不讓。
沒有瘮人陰氣,沒有一絲聲響,一個白衣人就很突兀的出現在了祠堂之中。
此人長發束起,麵容俊秀,一身白色長袍,雙手背負身後,笑眯眯的環視著祠堂中的人。這便是聞名遐邇的崔判官?廟堂之中的判官像可並不是這樣的清秀,而是留著刷子般的大胡子,麵容黢黑,怒目圓瞪的形象才對。不過狄秋瞬間釋然,民間鬼神傳說的方法大多如此,讓人心中恐懼,也是另一種勸導,若是不想見到這位凶神惡煞的判官,便要多做善事。
“玄門弟子恭迎崔判官法駕。”張掌門躬身說道。
崔判官哈哈一笑,聲音洪亮,說:“不要拘束,不請自來,諸位原諒則個。”說完便往眾人走去。“佛門弟子也來了啊!很好!很好!”見到三位和尚,崔判官停下步伐,麵對三位說道。
三位大師雖說平日裏念經誦佛,習的是佛門神通,道門仙神雖敬不拜,但是如今赫赫有名的地府二把手站在麵前,也是不得不放下自認高人一等的心性,雙手合十,躬身道:“阿彌陀佛,見過判官大人。”
“三位之中可有九華山比丘?”崔判官問道。
普陀山九和大師聞言答道:“九華山高僧未曾前來。”
“如此。”崔判官說:“那地藏要帶的話便讓他自己帶吧!來來來,諸位落座,不要拘束。”崔判官如主人家一般招呼祠堂中人道。
所有人都不知如何是好,坐還是不坐?坐的話是否顯得對崔判官不夠尊重?不坐的話是否又拂了他老人家的麵子?就連身為主辦方的張掌門都不知怎麼辦。
之前說過話的那位城隍,見此情形,微微一笑,抬手對著大家虛空壓了壓,諸位會意,都紛紛坐了下來。
“判官大人這邊請。”張掌門上前一步招呼崔判官道,就要將其引上主桌主位。
張掌門又是發現不對,急忙對著剛才來和自己說話的弟子道:“趕快去取一張椅子來。”
崔判官還未落座,一直沒有言語的城隍爺卻開口道:“人未免太多,擠得慌。那位小哥,讓個位置與我可好?”最後一句正是對著狄秋說的。
狄秋聞言,看了看他,笑著起身說道:“前輩請坐。”
狄秋起身到了一半,卻是有一股極陰的氣息突兀的壓住了自己。這股陰氣凝練異常,並無平常陰氣的邪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