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神農架的野人(1 / 2)

相傳遠古時代,神農氏(炎帝)曾經在一座山上搭架上山采藥,遍嚐百草。後人便取此山名為“神農架”。神農架位於湖北西部,麵積約3200平方千米。這裏山高穀深,雲海茫茫,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超過3000米的高山就有6座。在古樹參天、人跡罕至的林海中,生長著2000多種野生植物,其中藥用植物達1200多種。

古往今來,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有關於“野人”的傳聞,但尤以神農架地區的傳聞最為古老,目擊者也最多。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對神農架林區的開發,神農架野人的奇聞逐步傳開。至70年代,“神農野人”終於引起了科學家的重視,並組織考察隊對800裏崇山峻嶺進行全麵考察。據有關資料統計,神農架地區當代人發現野人的事就有300餘起。目擊者有工人、農民、解放軍戰士、領導幹部、科技人員和教師等。然而,時至今日,人們並沒有捕捉到一個活體,也沒有留下一張野人的照片。

1976年5月14日淩晨1時許,神農架林區黨委的幾位領導乘坐著一輛吉普車在房縣與神農架交界處的公路上行駛,正在這時,車上的人借助車燈光發現,遠處的公路上有一隻大動物在移動,可是由於崖壁高陡,它爬了幾下,又滑了下來,差點兒被開過來的吉普車撞倒。在車燈照射下,它以前肢著地,抬頭望著車燈發呆。這時,吉普車上下來5個人將它圍住。人們發現這是一個從沒見過的奇異動物,但誰也不敢靠近它。

林區林業局的周局長從地上摸起一塊石頭,打在它的屁股上,它轉過身來,緩慢順溝而下,又拐向左側爬上斜坡,在林中消失了。

事後,6個人回憶,一致認為這個動物肯定不是熊。它的毛色棕紅,身體肥大,行動遲緩,它的眼睛像人,耳朵比人大,沒有尾巴。

正當科學小組對這件事進行調查時,同年6月19日上午,房縣橋上鄉群力村一個女村民龔玉蘭在帶著4歲兒子上山做事時,剛剛翻過山埡口,突然發現在離她五六米遠有一隻棕紅色的動物,正站在一棵樹上擦癢癢,它一見龔玉蘭便朝她衝來,嚇得她抱起孩子慌忙往山下奔跑。

據龔玉蘭後來回憶:這個動物比她高,約在1.8米左右,呈紅黑色,像人一樣用腿走路,跨步很大,可以看出它是個雄性,樣子很嚇人。當她看了科學小組帶去的猩猩的照片後,一口咬定:“就是這個樣子!”

曾幾何時,已消失多時的野人忽然於20世紀70年代在神農架頻頻出現。

令人失望的是,“野考”人員翻山越嶺,曆盡千辛萬苦,幾乎找遍神農架的山山溝溝,村村寨寨,訪問了無數個目擊者,收集了大量言之鑿鑿的野人材料,而他們自己卻連個野人的影子也未見到。幾個月下來,連野考隊內部的一些學者也對野人的真實性產生了懷疑。

神農架究竟有沒有野人?

持懷疑觀的學者認為,由肖興楊、錢海林提供的八角廟野人腳印石膏模型是偽造的,因為它的長度正好與這兩個人的腳長一樣,是24.5厘米,很可能是這兩個小木匠因吃了五味子誤了工,自己踩了腳印回來虛報說看到了野人,以免受到批評。殷洪發所說看到的野人,也是因為上山砍葛藤誤了工,回來推說看到野人的。朱國強說他和野人打過架,那隻不過是做了一個夢。何啟翠說在天子坪看到過野人,怎麼後來連個腳印也找不到。至於龔玉蘭,她連看到野人的經過都說不清楚,能令人信服嗎?

“野考”學者還認為,那些自稱看到過野人的人都是沒有文化、不懂科學的人,如果說真的有野人,為什麼它們都是單個活動?尤其是大紅毛野人,它和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原理是極不相符的,因為那樣的紅毛早就被自然選擇所淘汰,紅毛不是保護色,在森林的綠色中太顯眼。再說考察隊尋訪了那麼多的山洞,總該找到幾塊野人的骨頭吧!為什麼一塊也找不到?收購站每年收到成千上萬張獸皮,為什麼沒有收到過一張野人的皮?如果說神農架真有野人,為什麼老鄉能看到,而考察隊員就遇不到呢,難道事情真的那麼巧?

相信神農架有野人的學者專門對老鄉提供的野人毛發作了鑒定,認為有可能是野人身上的毛,因為與目前已知的獸毛對不上號;此外還對八角廟的野人腳印進行鑒定,證實這個腳印雖與肖、錢的腳印長短相同,但形狀截然不同,認為這是短發型小個子野人所留下的腳印。因此他們認為神農架不僅有野人,而且不止一個類型,起碼有5種類型,其中長發型就有4種:白毛、麻毛、紅棕毛和大紅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