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黑煙囪確切地說,生命源自海洋中的無機物,而且唯有在海洋的環境條件下,生命才能形成。現在大多數科學家依然確信生命源自海洋,大海是人類生命真正的故鄉。為此,研究海洋中的無機物對確認生命的起源意義重大。

美國影片《泰坦尼克號》向人類複現了一次舉世聞名的大海難。影片生動地再現了冰海沉船的悲壯景象,同時描述了一對戀人動人的愛情故事,這部影片的導演就是詹姆斯·卡梅隆。

不久前,詹姆斯·卡梅隆突發奇想,要乘深潛器進入海底拍攝千古奇觀,探索生命的起源。卡梅隆一行對海底“黑煙囪”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發現黑煙是海底火山噴射出來的。卡梅隆等人認為,要探索人類生命的起源,就必須從這些物質開始。卡梅隆將其深海所見拍攝成一部紀錄片。我們期待著卡梅隆等人的研究結果,也許人類可以在海底找到生命起源的奧秘,徹底地解開生命起源之謎。

黑暗生物圈的發現令世人震驚,人們不禁要問,那裏根本沒有陽光,它們又是怎麼生存的?原來,這些生物與陸地上靠光合作用形成的生物相反,陸地上光合成的生物是從陽光中獲得生存能量的,而黑暗生物圈的生物是從化學物質中獲得生存能量的。熱泉提供了來自地球內部的化學能量,生物就可以借助這些能量生長。世界上確有大量的生物在沒有陽光的世界裏繁衍生息,它們不是靠光合作用,而是靠化學合成。這種新的觀點令人們對生命的認識發生了革命。詹姆斯·卡梅隆在他的紀錄片《深海異類》中說:“這種聚會在下麵的黑暗中已進行了幾十億年,與我們毫無關係,即使太陽明天消失,它們也不在意。”

也許人們還會問,海底火山旁的噴口和裂縫處的熱液中含有大量的硫化氫,陸地上的大多數生物如果吸入硫化氫必將中毒身亡,那麼那些海底生物為什麼不會中毒呢?這個問題經過一些海洋生物學家的研究發現,那些海底生物與陸地生物不同,它們的體內具有一些特殊的結構和代謝形式,足以消除硫化氫的毒性。

研究海底熱泉附近的生物群頗為重要。因為第一,這些生物具有工業和醫藥價值,它們將成為新型化合物的來源;第二,這些微生物中,也許包括原始的生命形式,這將有助於揭開人類生命起源的奧秘。

現在,越來越多的海洋生物學家確信,海底熱噴口也許是在我們這個星球上研究生命起源最好的實驗室。錯誤的斷言1840年,英國生物學家弗布斯斷言,深海不可能有生物存在。弗布斯講得十分具體,即在大海的560米水深左右,生物恰如在火中及在真空中一樣無法生存。弗布斯還將水深大於560米的海域稱為“無生物帶”。弗布斯的理論立刻得到許多知名學者的響應。弗布斯的這一理論在幾十年後終於被否定,否定這個理論的不是別人,而是事實。

1869~1870年,英國愛丁堡大學的湯姆教授率領海洋調查船對海洋生物進行了調查研究。在此次海洋調研中,以湯姆教授為首的研究組在2,000多米的深海中采集到許多生物。19世紀末,摩納哥的阿爾貝一世借助拖網,在6,100米水深處打撈到一條魚和幾隻海星,還有其他一些小的海洋生物。這一事實表明:深海中存在生物。它徹底地推翻了弗布斯提出的深海無生物的理論。

畢比看見了什麼

70多年前,美國生物學家威廉·畢比乘坐一個大潛水球,成功地潛入1,000米的深海。這個潛水球直徑1.5米,壁厚3.8厘米,重量2.45噸,球上設有3個觀察窗,窗的直徑為20厘米,窗上采用了厚度為7.6厘米的石英玻璃。通過潛水球逐漸下沉過程中的不斷觀察,畢比在水下看到窗外有什麼生物呢?請看:

30米水深處:發現一大群褐色水母。

60米水深處:發現深海魚。

60~90米水深處:發現一些“會飛”的生物,它們的身體有一層薄薄的外殼,撲打著一雙肌肉般的翅膀,在海中“飛行”。

120米水深處:發現圓口魚、燈籠魚等深海魚。

180米水深處:發現發光的深海魚。

360米水深處:發現身體細長,有金色尾巴的海蛇,同時小蝦的數量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