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t可是隨著工作越來越久,高覺的激情消失了,他變得更加冷漠,本來高覺並沒有意識到有什麼不對勁,可是在看到瘦子死後,自己不僅沒有任何悲傷的情緒,反而有些小慶幸,高覺開始意識到,自己的精神出了問題。
<\/p>
\t同理心,就是‘感同身受’的能力,這是人類情感的基石,隻有能夠理解別人的感情,才能做出正確的應對,同理心是人類溝通的橋梁,此時的高覺卻發現,自己的同理心已經漸漸消失,現在他甚至沒有對瘦子的死有任何悲傷情緒,隻剩下對自己逃脫的興奮。
<\/p>
\t高覺沒有著急出去,而是看著程源將瘦子的屍體綁好,慢慢的從窗口放下去,高覺開始回憶,自己是從什麼時候漸漸失去同理心的。
<\/p>
\t同理心可不是什麼可有可無的東西,康思德墮落成食人狂魔,這就是他同理心缺失,完全漠視同類的生命,才做出如此殘酷的行為。
<\/p>
\t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尼采的天才論早就沒有了市場,就算是天才也不能隨意踐踏普通人的生活,這才是當今普世價值所在。
<\/p>
\t康思德就是一個天才論的持有者,在他看來,那些渾渾噩噩的普通群眾,還有那些追名逐利的所謂名流們,都是兩腳羊而已,都是康思德隨時可以享用的食物而已。
<\/p>
\t康思德獵殺壞人,並不是因為他有什麼義警思想,也不是他出於多麼崇高的目的,而是單純的認為這些壞人殺起來不麻煩,壞人和家庭的聯係少,和社會的聯係也少,殺死他們又安全又不容易被發現,畢竟一個東躲西藏的犯人,不回家過夜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p>
\t高覺卻發現,自己的同理心也在漸漸消失了,瘦子雖然並不是他的朋友,但也算是一起曆險的同伴了,這樣一個同伴死亡,高覺一點憐憫之心都沒有,這不得不說明他的心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p>
\t從什麼時候開始的,高覺開始反思,自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這樣的,是從迷真道的儀式結束後,還是更早的時候,高覺捏了捏自己的太陽穴,努力將不安壓回去,幫著程源將瘦子的屍體放下去。
<\/p>
\t看了看滿頭大汗的程源,高覺將燭台的事情吞了下去,現在告訴程源,隻會讓他心裏添堵。
<\/p>
\t高覺歎了一口氣,在這個環境下,自己同理心缺乏反而更加容易生存下去吧,等到出去之後再去看心理醫生吧,如果能夠活著出去的話。
<\/p>
\t又看了看古怪的房間,高覺還是決定離開這裏,大門關閉之後,兩個房間的聯接關係就會變化,現在回去尋找胖子他們,顯然是不合時宜的舉動,還不如先到安全的外麵等待他們出來。
<\/p>
\t程源也接受了高覺的建議,兩人順著腰帶離開了房間,回到了城市的街道上。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