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
屋舍內,周陌盤腿坐在床上,腦海中已然能準確完整的觀想出這幅明月碧海圖,感受著腦中各種念頭起起伏伏,他沒有刻意去平複它們,任其自生自滅,隻是如同一個旁觀者一般,站在虛空俯視。同時觀想和保持腦海明月當空,碧海映月,波瀾不驚。
其實石岩傳給他的拳法不止是一門修煉軀體的功法,它同樣也是一門靈魂的修行法門,而且論珍貴,論博大精深要比《明月碧海觀想靜法》高處不知多少。要不然周陌也不會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做到感悟天地這一步。
現在再來觀想明月碧海圖,輕易間便能做到澄心靜念,映照虛空的境界,隻是這一境地難以長時間保持。
《浮靈經》的得手超乎尋常的容易,可是解決了周陌此時修行的一大難題。周陌原以為這神識修煉法門和周天境行功功法是分開的,當然這是他從石岩傳下來的幾部功法中得出來的結論,因為這幾部堪稱最上乘的功法都沒有記載這些。或許是為了弟子們修行的方便吧!周陌心裏想到。
當然,和那幾部功法相比,《浮靈經》可以說是粗淺不堪,差得不是一星半點。但是相較於那幾部功法的晦澀難懂,《浮靈經》卻是進一步補充了周陌對周天境的認識。
靜海無波的狀態很快就難以再維持下去,周陌也不強求,立即退了出來。這種靈魂修煉之法很耗費心神,周陌剛開始練習一遍拳法就一天沒有精神,後來情況才慢慢有所好轉,但也不敢多練,隻是將練習拳法的時間調到晚上煉化搬運真氣之後,這樣也不會影響正常修煉。《明月碧海觀想靜法》倒是沒有那麼嚴重,但也要適可而止。
現在周陌所麵臨的問題障礙大都迎刃而解,隻剩下在石岩傳下來的幾部功法中挑選一部作為自己的立命成道之根本。
功法難選,時光卻不等人,周陌也不想再在這上麵消磨時間。心裏一發狠,選了其中一部,名為《洞玄太上真經》。
根本功法既然定下來,周陌也不磨蹭,細細鑽研了一番《洞玄太上真經》關於周天境的部分修習。隻不過這部功法實在晦澀深奧,待到周陌基本弄清楚行功要點已是八天後了。
晚上大約戌時,周陌收心靜坐,凝神靜氣,待調整好狀態又仔細言讀了一遍行功要訣,確認無誤後才開始...
“既覺元氣上升,便以心氣下降,以元神為媒,循環交合...”這元氣指的便是位居下丹田的真氣,心氣則是在中丹田安家落戶的天地靈氣,元神說的便是意。
周陌現在就是以《洞玄太上真經》的行功方式將真氣與天地之氣進行相合。其實相比於感應天地的虛無縹緲,這一步是真真正正的有跡可尋,一般來說相對容易許多,隻需日積月累的功夫即可。
月降日生,當朝陽的金光透過窗子灑在周陌身上時,恍然間有青光隱現,周陌行功也已到最後一步,此時他的膻中穴內仿若一片浩瀚的虛空。除了正中央一團微小的青色靈雲,其餘地界皆是灰暗,看不著邊際。而那團青色靈雲又以一種奇妙難言的軌跡旋轉運行,隱約可見一道白光逐漸消失融入。
一夜修煉,上次吸收的木屬性靈氣已經徹底與體內真氣交合,於膻中穴內“安家落戶”,以後隻需繼續采納靈氣,直到交合完體內真氣。
按《浮靈經》所說,這一番修煉叫做“百日築基”,顧名思義是要一百天時間才可完成。
道家認為,人破童體之後,精氣逐漸的走漏流失,人的身體各方麵也逐漸衰敗。而這築基法門乃是在元精未失,身體還處於無虧無損之元真狀態時便要將精氣神結合起來,形成完美無暇的無漏之身。
那何紅玉兩人在築基之前失泄元陰、元陽,雖然日後很快便會補回來,但終究是有所虧損,身體也不再是無漏之身,因此說他們仙路難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