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魚被列為海味八珍之冠,足見它的名貴程度。其實它是軟體動物腹足類的一種,其貝殼狀如人耳,故又有海耳之稱。全世界約有90多種鮑魚,我國常見的有皺鮑魚紋盤鮑、雜色鮑等共6種。鮑魚以肥厚的腹足附地而行。喜棲於水深15~30米水流湍急、海藻叢生的岩礁地帶。晝伏夜出,以50厘米每分鍾的速度緩慢爬行,覓食藻類為生,尤喜吃褐藻或紅藻。若遇敵害,則把身體緊縮在貝殼之下,足牢牢吸附在岩石上。一隻15厘米長的個體就有約2000牛頓的吸力。所以要采鮑魚,必須趁其不備迅速將它抓起來或將它翻過來。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對此有生動的描述:“海人泅水,乘其不備,即易得之,否則,粘連難脫也。”鮑魚營養豐富,幹品中含蛋白40%,糖337%,味道鮮而不膩,清香鮮嫩,妙不可言。鮑魚殼古代稱石決明,因其能入藥,醫治眼病,故又稱千裏光。鮑魚因其殼有九孔,又有九孔螺之稱,是重要的養殖對象。
鮑魚經過2~5年的生長發育以後,先後達到性成熟階段。鮑魚的生殖和前述的雙殼類很相似。它是雌雄異體,卵子在水中受精。受精卵也是先發育成擔輪幼蟲,再成麵盤幼蟲。但和雙殼類有所不同,鮑魚的麵盤幼蟲有一個典型的蝸牛似的螺旋狀殼。經過幾周以後,受到某些藻類放出的化學物質的刺激,鮑魚的麵盤幼蟲就在那裏的岩石表麵停止了腳步,這意味著那裏有了它愛吃的食物。
紅螺是生活在淺海泥沙灘上的常見的腹足類。貝殼堅厚而高大,表麵有一道道棱,往往還有棘,內麵光滑而成橘紅色,因此而得名。紅螺肉質肥厚而鮮美,尤以足部為最好,用來燉肉或切成薄片加各種佐料吃更佳。紅螺殼是人們喜愛的收藏品,常留作海濱遊覽的紀念,或作室內的簡單裝飾。因章魚喜鑽進螺等動物的殼裏產卵或居住,漁民還把紅螺殼連成網沉入海底,用來捕捉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