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
《神異經??西南荒經》:“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頭上戴豕。貪如狠惡,積財而不用,善奪人穀物(上二句原作“好自積財,而不食人穀”,據《史記??五帝本紀》正義引改)。強者奪老弱者,畏強而擊單,名曰饕餮。《春秋》饕餮者,縉雲氏之不才子也。”
左傳??文公十八年》雲:“縉雲氏有不才子,貪於飲食,冒於貨賄,侵欲崇侈,不可盈厭;聚斂積實,不知紀極;不分孤寡,不恤窮匱。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謂之饕餮。”《神異經》所謂“《春秋》言”,即此。
《呂氏春秋??先識》雲:“周期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宋羅泌《路史??蚩尤傳》注雲:“蚩尤天符之神,狀類不常,三代彝器,多者蚩尤之像,為貪虐者之戒。其像率為獸形,傅以肉翅。”揆其所說,殆亦饕餮。
《左傳》謂饕餮是“縉雲氏不才子”,而《史記??五帝本紀》集解引賈玄曰:“縉雲氏,薑姓也,炎帝之苗裔,當黃帝時在縉雲之官也。”蚩尤薑姓,亦為炎帝之苗裔(《路史??蚩尤傳》),故蚩尤很可能即此縉雲氏之“不才子”饕餮。又《山海經??北次二經》所記“麅(號鳥)”,郭璞注以為即《左傳》之饕餮。
附:麅(號鳥):《山海經??北次三經》:“鉤吾之山……有獸焉,其狀羊身人麵,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麅(號鳥),是食人。”郭璞注:“為物貪(忄林),食人未盡,還害其身,像在夏鼎,《左傳所謂》饕餮是也。”
遠飛雞
又名翻明雞、目羽雞。紫色,翅膀下亦有眼睛。日出夕還。(鴿子的異種)
腓腓
有點象狸,白色的尾巴。養之可以解憂愁。(高級寵物)
《山海經(中山經)》有載。
諸犍
人麵豹身,牛耳一目,有長尾,能發巨聲。行走時銜著尾巴,休息時盤著尾巴。
《山海經(北山經)》有載。
混沌
長毛四足,如犬,有腹無五髒。抵觸善人,憑依惡人。(絕對惡靈是也)
應聲蟲
居於人腹。宿主每發聲,腹中便有小聲效之,且會越來越大。以雷丸可治。(腹語)
慶忌
澤精,人形,大概十幾公分高。黃衣黃帽,稱黃色小車,日馳千裏。叫它的名字可使之報信(亦有捉魚之說)。曆史上也有人名(吳王僚子,猛將)、塔名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