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木材概況(1 / 3)

木材是大自然對人類的無上恩賜。《詩經》中說:“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穀,遷於喬木。”很早以前,人們就掌握了砍木造房的本領。從那以後,木材已經和人們的日常生活起居徹底結緣,關係日益密不可分。

1.綠色資源——關於木材

自古以來,木材一直是深受人們喜愛的建築材料之一,同時也是構成室內環境的主要材料。它具有重量輕、強度高、保溫隔熱、吸音隔聲、防震、吸收紫外線以及美觀自然等特點,至今仍是最受人們青睬的一種居室內裝飾材料和家具製造原材料。特別是近十幾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開始追求一種返樸歸真、接近於自然的高品質生活,越來越多的人喜愛用木材建造房屋,用木質材料裝飾居室,用以營造一個舒適自然的生活環境。

另外,由於木材的原料生產再生性、產品製造低能耗低汙染性、產品使用節能性以及產品利用循環性的特性,因而被人們譽為“綠色建築材料”。這怎麼說呢?原來木材是一種借助太陽能可再生的天然材料,木質製品在製造過程中資源和能源消耗比磚瓦材料低得多,且產生的廢料、廢氣、廢水量少,對環境汙染小;且木材及其製品具有良好的保溫隔熱性能,可以節省因取暖製冷而大量消耗的能源,還可在完成使用功能後進行循環再利用。

正是因為有上述特性,如今,木材在各個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喜愛,尤其在建築市場極具競爭力。

2.似曾相識——木材的含義

樹是木材的重要來源。一棵樹從幼苗長成大樹,少則需要三五年的時間,多則要數十年,甚至數百千年。一般來說,樹主要分為樹根、樹幹、樹枝、樹葉四部分。樹根是樹的地下部分,一棵樹有很多根;樹幹是樹的主莖,通常這一部分細分為五個層次,即樹皮、韌皮部、形成層、邊材、心材。樹皮是指樹幹的表層,有保護樹身,並防止病害入侵的功能作用。韌皮部在樹皮的下麵,這一層的纖維質組織把糖分從樹葉運送下來。形成層是樹幹的生長部分,很薄,可以說所有的其他細胞都是自此層而來。邊材俗稱白標、白皮,是指居於形成層和心材之間的木材外部,比心材更易滲透,不如心材耐久,層麵顏色一般較心材色淺,具輸導樹液、機械支持、貯藏營養物質等功能。第五層是心材,即它是指老了的邊材,兩者合稱為樹的木質部,通常來說,樹幹的絕大部分都是心材;此外,樹枝一般指從樹的主幹或大枝上生長的枝條,有時候還特指從主幹上生長的枝條;樹葉即是指樹木的葉子,為樹木的營養器官之一。

日常生活中,木材是指樹木采伐後經過初步加工的樹幹或大枝,泛指用於建築的木製材料,常有軟材和硬材之分。所謂軟材,即是木材工藝上所稱的針葉樹的木材,一般情況下,針葉樹材比闊葉樹材的材質相對柔軟,沒有闊葉材那般硬重。因而,在商業上的分類中,人們習慣把生產中常用的來自針葉樹和闊葉樹的木材,分別稱之為軟材和硬材。總之,這僅僅是商業上的分類而已,我們不能一概而論。如根據硬度的測定,有些針葉材材質,如日本落葉鬆、羅漢柏等針葉樹就比連香樹、遼楊等闊葉樹的材質還要堅硬。此外,硬木即是質地堅實致密的木材,泛指木材工藝上所稱的闊葉樹的木材,通常,由於闊葉的種類繁多,故而人們把它統稱為雜木,其中,材質輕軟的稱軟雜,如楊木、泡桐、輕木等;材質硬重的稱硬雜,如麻櫟、青剛櫟、木荷、楓香等。

總而言之,木材對於人類生活起著很大的支持作用,人們可根據木材不同的性質特征,將其用於不同途徑。比方說,工程中所用的木材主要取自樹木的樹幹部分,由於其獲取和加工都比較容易,因而,在建築上廣為使用。

3.軟硬之分——木材的種類

在大自然中,由於各種木材所生長的環境、土壤和地理位置不同,它們的質地、紋理、吸水性等特征也各不相同。

第一,按照常用木材特征和性質可分為針葉樹材和闊葉樹材兩大類。針葉樹的葉子細長如針或呈鱗片狀,多數常綠,樹幹高大通直,有的含樹脂,材質一般較軟,多數樹種是建築工程的優良用材,如杉木及各種鬆木、雲杉和冷杉等;闊葉樹的葉子寬大,葉脈呈網狀,多數落葉,樹幹通直度較差,材質多數較堅硬(故而又稱硬木樹),如柞木、水曲柳、香樟、檫木及各種樺木、楠木和楊木等。

第二,按照木材的加工特性又可將木材分為硬木和軟木兩大種。通常,硬木取自闊葉樹,樹幹通直部分,較短,材質硬且重,強度較大,紋理自然美觀,是家具框架結構和麵飾的主要用材。常見的有榆木、水曲柳、柞木、橡木、胡桃等較為昂貴的種類,使用期較長。

一般來說,硬木質量的好壞與幹燥處理和存放條件密切相關。例如,一些南方的樹種做成家具後運到北方,普遍有裂縫、開榫等毛病,事實上,這是由其在製作和存放過程中含水率較高所致。同樣,北方的樹種在潮濕的南方也會出現變形、扭曲等現象。正是基於這一特性,現代家具的生產過程中,往往對木材的烘幹或風幹技術和指標提出了較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