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月球的形成(2 / 2)

月球上岩石的年齡一般比地球上的大。月球在31億年前地質已經不活躍了,許多區域已經不再活動。與之對比,那時地球上火山仍十分活躍,地殼運動直到現在還未停止。因此,地球上的岩石年齡大都遠小於30億年,月球上的岩石年齡大都在40億年甚至更多。這樣一來,研究月球上的岩石,而不是地球上的岩石,可以使我們了解太陽係早期的曆史。

從月球上帶回的岩石的類型都是地質學家所熟悉的。在阿波羅宇航員探測的穀底和高地上,找到了角礫岩,即不同類型的岩石在壓力作用下“焊接”在一起的混合物。在穀底找到的岩石多是玄武岩,一種含有金屬和矽酸鹽的顆粒狀岩石。

分析月球的岩石可以得出:雖然月球岩石樣本中不含水,而含有大量鈾、釷等地球上的稀有元素,但地球和月球在化學成分上是相似的,至少在表麵上是的。也許有一天,在月球上采礦從經濟上來看是可行的。

因為質量遠小於地球,月球表麵的重力加速度也遠小於地球。是地球表麵的六分之一。一個在地球上重100千克的人在月球上重還不到17千克,這是由於月球對人的拉力是地球對人的拉力的1/6。宇航員利用一種漫步兼跳躍相結合的方法來使自己在月球上盡快地移動。如果不是身上宇航服的影響,他們能夠跳得比地球上高6倍,遠6倍。讓運動員們穿上靈活的服裝,在月球上舉辦奧林匹克運動會,一定會被錄入吉尼斯世界紀錄!

在月球上從同一高度放下一把鐵錘和一片羽毛,它們將同時著月。如果你現在在身邊做這個小試驗,很明顯,鐵錘先著地,因為羽毛表麵積與重量之比遠大於鐵錘,它在下落時受的空氣阻力使羽毛減速快。在月球上,沒有空氣的存在,鐵錘受的力比羽毛大,但這個力正好使慣性大的鐵錘具有與慣性小的羽毛一樣的加速度。慣性取決於物體質量的大小,是表征使物體運動或靜止的難度。例如一輛凱迪拉克車的質量比曲棍球大,使凱迪拉克從0千米/秒加速到60千米/秒遠比曲棍球難,再使它停下也比曲棍球難。雖然月球上鐵錘受的力比羽毛大,但這隻能使具有和羽毛一樣的加速度,因此鐵錘和羽毛將同時著月。

從月球上看地球,將會看到類似月相圓缺變化的“地相”。與從地球上看見月相變化的原因一樣,從月球上看地球,地球也會有“地相”變化。而地相與月相正好互補。換句話說,當我們看到滿月時,月球上的宇航員將看到新月狀的地球;當我們看到1/4月亮時,宇航員將看到3/4的地球。當然,從月球上看到的地球比從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大4倍。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月球正逐漸遠離地球。雖然月亮圍著地球轉,但它以30厘米/年的速度遠離我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