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夜晚已經有些寒冷,地上的落葉開始厚實起來,在黎明前的露水下變得有些濕滑,宋時抖了抖身上的露水,一夜的修煉讓他看起來有些疲憊。
“第三次了,還是沒有突破力境第七層,我的天賦還是有些差。“宋時歎了口氣說道。看看天色快天亮了,於是起身去輯事府點卯。
宋時是衛國劍南道鳳仙郡輯事府的一名校尉,在他十五歲的時頂了父親的缺,成了輯事府的輯事,加入輯府事後幾經磨練五年時間才成為一位校尉,在鳳仙郡的輯事府中不算爬的慢,有些輯事府的老人幹了一輩子還是輯事,每個人的機緣總是不同。
輯事府是衛國的一個特殊機構,當年太祖武皇帝奪得天下後,鑒於各地流民亂黨過多,嚴重影響衛國的長治久安,於是在各地設置輯事府,專管當地刑獄之事,後經過逐漸發展,輯事府的擔子也重了起來,到現在各地的刑獄暗查緝私密探之事都有輯事府管轄,實打實的實權衙門,宋時能在二十歲擔任輯事府的校尉,也算是略有做為。
到輯事府點卯完後,宋時去後麵的校場開始修煉劍法,隻見宋時輕轉手腕,手裏的長劍便揮舞起來,長劍在空中激舞,如同落花般隨風飄去,讓人完全猜不透下一劍會從哪個角度刺出,這正是宋時苦練不懈的飛花劍法。
在一次剿滅亂黨的戰鬥中宋時偷襲了敵方首領,使其陣腳打亂,被一網打盡,宋時因是此戰頭功被指揮使大人親自嘉獎,榮升校尉,同時也進入輯事府的演武閣,挑選了一套頂級武技飛花劍法,一時風光無兩,成為輯事府的新星,前途無量,當然同時也遭到輯事府其他校尉的敵對,指揮使的位置就那麼幾個,多個校尉就多一份威脅,況且宋時是被指揮使大人嘉獎過的,可謂是“簡在帝心。“由不得其他校尉敵視。
一套劍法很快就要結束了,就在宋時準備收劍時一陣破空聲突然從身後傳來,直刺後腦,宋時連忙低頭躲過這致命一擊,長劍回轉,接連向身後偷襲之人刺出九劍,金屬交鳴聲不斷,宋時刺出的九劍悉數擋下,偷襲者的武功著實不低。
“鄭錦城,是你“。宋時回身道。隻見在宋時身前一輯事府校尉裝束得漢子持劍站立,臉上似笑非笑,掃視著宋時。
“光天化日之下在輯事府的衙門裏偷襲同事,這不好吧,我看你這校尉是當到頭了。“宋時冷聲質問。“哈哈哈,宋大人說笑了,這罪名我可擔當不起,隻是看宋大人在此練劍,武技驚人,一時技癢,便出手切磋了一下,切磋能算是偷襲嗎,倒是宋大人卻不領情,讓鄭某人白日蒙冤,這不是輯事府的校尉該做的事吧,你說呢,宋大人?“鄭錦城慢慢說道。
宋時說道“是嗎,那看來剛才是個誤會,倒是宋某一時心急,錯怪了鄭大人,隻不過刀劍不長眼,貿然出手傷了性命確實不好。““下次可沒這麼簡單。““鄭錦城留下一句話後便轉身走開,宋時看看手中的劍,繼續修煉起來。
宋時和鄭錦城的矛盾是鳳仙郡輯事府公開的秘密,隻因在一次剿滅亂黨的戰鬥中宋時殺了一位女子。當時亂黨隱匿在一戶人家當中,宋時進門搜查卻被阻攔,被殺的女子死活不讓宋時進門搜查,再三糾纏下宋時忍無可忍,失手殺了人。
當時宋時一心想著往上爬,不會讓這個機會從手中溜掉,在加上當時女子百般阻擾,宋時頓時起了疑心,於是疼下殺手,後來得知此女子正好是鄭錦城的一位相好,剛被鄭錦城安置在此處,後來輯事府的調查也說明該女子確實不是亂黨,鄭錦城在得知此事後便找宋時拚命,宋時也不是束手待斃,在輯事府的調節下兩人才相安無事。
此後兩人均要製對方於死地,鄭錦城多次偷襲宋時,卻讓人抓不到把柄,而宋時越發懷疑鄭錦城,總覺得鄭錦城的反應有些不正常,私底下便留意起來鄭錦城的行蹤動向,隨著時間的深入宋時確實發現了一絲不尋常。
鄭錦城以前是邊軍的戰士,後來因軍功才調到輯事府的,邊軍的功夫向來都是以刀槍見長,幾乎沒有人修煉劍法,但鄭錦城的劍法確實不容小覷,宋時都感到棘手,他的劍法從何處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