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心裏想到,這種境遇其實,如果說是在試煉之中遇到,那肯定也算是嚐試,可現在是在危機之中,遇到這種情況,那明顯就是不正常的了。莫名的境地,總讓人會不斷的遐想各種情境,就連李初一自己也是如此。
不過現在現在很顯然並不是,去想那些亂七八糟無關緊要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要如何出去,這才是最關鍵的地方。
李初一想了想,慢慢屈膝盤腿坐了下來,他開始雙手合十,念起了清心咒:“太上老君靜心咒: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道家靜心咒。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夫人神好靜,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惟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惟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住。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惟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毒欲,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太上台星,應變無停。驅邪縛魅,保命護身。智慧明淨,心神安寧。”
可這樣的咒語演完並沒有讓李初一感到特別的好受,隨著他咒語的聲音,原本安靜的環境也突然多了一些嘈雜的聲音,那聲音如同厲鬼在撕咬著靈魂的感覺,就好像有無數的人,可能有上百上千或者上萬的人在你耳邊竊竊私語。訴說著,對你的仇恨,大概萬鬼泣哭也莫過於,如此而已。
而此時清心咒卻不能停,李初一強忍著難受,把清心咒怨念越大聲,嗯,而那邊的聲音就好像是在和他作對似的,隻要他的聲音稍微大一點,另外那一群竊竊私語的聲音也就更大了起來。
頓時李初一覺得自己的頭好似要炸裂一般,完全理不出任何頭緒,亂糟糟亂成了一團。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李初一強忍著全身的疼痛,急促的念著咒語。
撲哧一聲,李初一哇的一聲,吐出了大口的鮮血。他緩緩的睜開了雙眼,四周還是如剛才一樣平靜如棋。就好像剛才那萬鬼齊哭的聲音,仿佛從來就沒有出現過似的,一切都是你初一自己的幻覺而已。而李初一自己知道,那是曾經存在過的事實。
李初一隨手擦了擦,嘴角的鮮血。
他輕輕地歎了一口氣。
剛才還,好似要炸裂了的頭,現在也緩緩的恢複了過來。一切都好像從來沒有發生過似的,都悄然完全沒有了生氣。
如果剛才說李初一念清心咒就隻是為了緩解自己有些闊躁的情緒,那現在而言,簡直就是一種非常錯誤的方法。在那一瞬間裏,李初一差點以為自己會招來殺身之禍,可現在想來,好像又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還是很是摸不著頭腦,沒有任何的頭緒。
發聚集著自己的靈力,慢慢的使用著,自己的法術。發現都是可以正常的使用的,隻是卻沒辦法查詢到自己到底在什麼地方?就連平時出去,尋蹤記的千紙鶴都不願意,前去行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