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長話短說——通信的含義
自從人類誕生以來,在語言還未產生之前,人與人的日常交流和溝通過程中,肢體語言是人們傳遞信息和交流感情的唯一方式,這就是最原始通信的雛形和起源。後來,隨著勞動和生產活動的日趨頻繁,人類社會也向更高層次的方向和水平發展,交流和溝通的內容也更加豐富,信息量徒然倍增,通信被賦予了新的內涵。
通信屬於自然科學範疇。通信就是信息的傳遞,是指由一地向另一地進行信息的交換與傳輸,它的目的是傳輸消息。
然而,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們對傳遞消息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各種各樣的通信方式中,利用“電”來傳遞消息的通信方法稱為電信,這種通信方式具有迅速、準確、可靠等特點,而且幾乎不受時間、地點、空間、距離的限製,因而得到了飛速發展和廣泛應用。
通信的方式可謂五花八門,不勝枚舉。其中最主要的是以光電傳遞為主的古代的烽火台、擊鼓、旗語、現代電信等方式,以及以實物傳遞為主的驛站快馬接力、信鴿、郵政通信等信息傳遞方式。
古代的通信對遠距離來說,最快也要幾天的時間,而現代通信往往以電信方式為主,如電話、快信、短信、傳真電子郵件等注重即時的通信。然而作為自然科學來說,郵政通信更能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與溝通,但在現今注重經濟利益的時期往往不注意人與自然的關係,致使人們對與郵政通信相對的即時通信不太喜歡。
人類自存在以來,就總是要進行思想交流和消息傳遞的。遠古時代,人類用表情和動作進行信息交流,這是最原始的通信方式。後來,人類在漫長的生活中創造了語言和文字。在交流感情的過程中,人類還創造了許多信息傳遞方式,如古代的烽火台、金鼓、錦旗,航行用的信號燈等,這些都是解決遠距離信息傳遞的方式。
進入19世紀後,人們開始試圖用電信號進行通信了。電纜通信是最早發展起來的通信技術,它用於長途通信已有60多年的曆史,在通信中占有突出地位。
在光纖通信和移動通信發展之前,電話、傳真、電報等各用戶終端與交換機的連接全靠市話電纜。電纜還曾是長途通信和國際通信的主要手段,大西洋、太平洋均有大容量的越洋電纜。
目前廣泛應用的是第二代移動通信係統。它采用窄帶時分多址和窄帶碼分多址數字接入技術,已形成的國家和地區標準有歐洲的GSM係統、美國的IS-95係統、日本的PDC係統,我國主要采用的是歐洲的GSM係統。
第二代移動通信係統實現了區域內製式的統一,覆蓋了大中小城市,為人們的信息交流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隨著移動通信終端的普及,移動用戶數量成倍地增長,第二代移動通信係統的缺陷也逐漸顯現,如全球漫遊問題、係統容量問題、頻譜資源問題、支持寬帶業務問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