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電的使者——電報(1 / 2)

電報,就是用電信號傳遞的文字信息。在通信越來越迅捷的今天,電報的作用已經不是很大了,也許有一天電報就會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了。

電報是通信業務的一種,是最早使用電進行通信的方法,它利用電流(有線)或電磁波(無線)作載體,通過編碼和相應的電處理技術實現人類遠距離傳輸與交換信息的通信方式。電報通過電報機發送消息。

電報大大加快了消息的流通,是工業社會的其中一項重要發明。早期的電報隻能在陸地上通信,後來使用了海底電纜,開展了越洋服務。到了二十世紀初,開始使用無線電拍發電報,電報業務基本上已能抵達地球上大部份地區。電報主要是用作傳遞文字訊息,使用電報技術用作傳送圖片稱為傳真。

利用電磁波作載體,通過編碼和相應的電處理技術實現人類遠距離傳輸與交換信息的通信方式。電報通信是在1837年由美國S。F。B。莫爾斯首先試驗成功的。

它的基本原理是:把英文字母表中的字母、標點符號和空格按照出現的頻度排序,然後用點和劃的組合來代表這些字母、標點和空格,使頻度最高的符號具有最短的點劃組合;“點”對應於短的電脈衝信號,“劃”對應於長的電脈衝信號;這些信號傳到對方,接收機把短的電脈衝信號翻譯成“點”,把長的電脈衝信號轉換成“劃”;譯碼員根據這些點劃組合就可以譯成英文字母,從而完成了通信任務。

1.電磁妙用——電報的發明

18世紀30年代,由於鐵路迅速發展,迫切需要一種不受天氣影響、沒有時間限製又比火車跑得快的通信工具。此時,發明電報的基本技術條件(電池、銅線、電磁感應器)也已具備。1837年,英國庫克和惠斯通設計製造了第一個有線電報,而且不斷加以改進,發報速度不斷提高,這種電報很快在鐵路通信中獲得了應用,他們的電報係統的特點是電文直接指向字母。

與此同時,美國人莫爾斯也對電報著了迷。他是一位畫家,在他41歲那年,他從法國學畫後返回美國的輪船上,醫生傑克遜將他引入了電磁學這個神奇世界。在船上,傑克遜向他展示了“電磁鐵”,一通電能吸起鐵的器件,一斷電鐵器就掉下來。還說“不管電線有多長,電流都可以神速通過”。這個小玩意兒使莫爾斯產生了遐想:既然電流可以瞬息通過導線,那能不能用電流來傳遞信息呢?為此,他在自己的畫本上寫下了“電報”字樣,立誌要完成用電來傳遞信息的發明。

回美國後,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研製電報的工作中去。他拜著名的電磁學家亨利為師,從頭開始學習電磁學知識。他買來了各種各樣的實驗儀器和電工工具,把畫室改為實驗室,夜以繼日地埋頭苦幹。他設計了一個又一個方案,繪製了一幅又一幅草圖,進行了一次又一次試驗,但得到的是一次又一次失敗。

1836年,莫爾斯終於找到了新方法。他在筆記本上記下了新的設計方案:電流隻要停止片刻,就會現出火花。有火花出現可以看成是一種符號,沒有火花出現是另一種符號,沒有火花的時間長度又是一種符號。這三種符號組合起來可代表字母和數字,就可以通過導線來傳遞文字了。莫爾斯的奇特構想,即著名的“莫爾斯電碼”,這是電信史上最早的編碼,是電報發明史上的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