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網民最關心——網絡安全(1 / 3)

1.網絡暗流需提防——駭客

(1)黑客

你認識“黑客”嗎?你知道它是幹什麼的嗎?它與網絡有什麼關係呢?“黑客(hacker)”一詞源自英文單詞“hack”,意為“劈、砍”,後來引申為“幹得漂亮”。一般來說,黑客起源於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實驗室中。麻省理工實驗室中的精英們,精力充沛,才智過人,熱衷於挑戰各種難題。在麻省理工學院的校園俚語中,“黑客”有“惡作劇”之意,指那些技術高明的惡作劇。

事實上,剛開始的“黑客”並不具有惡意的意味。在60年代,黑客一詞代指那些善於獨立思考、奉公守法的計算機迷,他們利用分時技術允許多個用戶同時執行多個程序,從而擴大了計算機及網絡的適用範圍。而在70年代,黑客發明並開始生產個人計算機,從而改變了以往計算機技術隻掌握在少數人身上的情況,黑客的行動簡直給計算機界帶來了一場革命,這一時期的黑客們簡直可以稱為計算機史上的英雄人物。蘋果公司的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這個家喻戶曉的人物,便是其中的一員。不可否認,這一時期的黑客們也發明了一些侵入計算機的技巧,如破解口令、開天窗等均屬此列。80年代,以黑客為代表的軟件工程師們開始為個人計算機設計各種應用軟件,他們的傑出代表便是計算機天才比爾蓋茨。隨著計算機重要性的提高,又出現了信息越來越掌握在少數人手裏的情況,大型的數據庫越來越多。這時黑客們為了實現信息共享而奮鬥,開始頻繁地入侵各大計算機應用係統。

通過以上的介紹,我們不難理解,黑客一定意義上是指那些真正了解計算機係統,並且對計算機的發展有所貢獻的人。他們的存在,創造了新的計算機應用技術,給互聯網帶來更多新的發現、驚喜。而不是現在人們所說的那些以破壞為目的的入侵者,偷偷入侵別的企業或個人的計算機係統,給他人造成巨大的損失。

(2)駭客

什麼是駭客呢?和黑客有什麼關係嗎?駭客是指具備豐富的電腦知識的一群人。不過他們不是把自己所擁有的電腦知識用於網絡服務,而是專門用來入侵電腦,並且以破壞電腦軟、硬件為目的。他們可以入侵到企事業單位的計算機係統實施破壞,也可以利用網絡漏洞對網絡進行攻擊破壞。黑客與駭客有著本質上的不同,不要把他們混淆。雖然駭客、黑客都不是指固定的某些人,但是,駭客的行為要比黑客惡劣得多,因此要對他們有清楚的認識。希望一些電腦愛好者不要成為一名“駭客”,都爭取為網絡服務做好事。

(3)最著名的5大黑客

美國ABC新聞網近期在廣泛征求賽門鐵克、美國司法部、全美白領犯罪中心以及其他幾家著名的科技谘詢機構意見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影響範圍、經濟損失等因素,評出了5大最著名黑客。他們分別是哪些高手呢?

①弗雷德·科恩

1983年11月3日,還是南加州大學在讀研究生的弗雷德·科恩在UNIX係統下,編寫了一個會自動複製並在計算機間進行傳染從而引起係統死機的小程序。後來,科恩為了證明他的理論而將這些程序以論文發表,從而引起了轟動。此前,有不少計算機專家都曾發出警告“計算機病毒可能會出現”,但科恩是真正設計計算機病毒的第一人。他的一位教授正式將他編寫的那段程序命名為“病毒”。

②凱文·米尼克

凱文·米尼克被美國司法部稱為“美國曆史上被通緝的頭號計算機罪犯”。他是真正的計算機天才。他開始黑客生涯的起點是破解洛杉磯公交車打卡係統,並因此得以免費乘車。他嚐試盜打電話,侵入了Sun、Novell、摩托羅拉等公司的係統。他還曾成功地進入了五角大樓並查看一些國防部文件。17歲那年,他第一次被捕。當時被稱為“美國最出色的電腦安全專家”的日裔美籍計算機專家下村勉,經過艱苦漫長的努力,於1995年跟蹤緝拿到他。五年零八個月的監禁之後,米尼克現在經營著一家計算機安全公司。

③羅伯特·塔潘·莫裏斯

1988年,還在康奈爾大學讀研究生的莫裏斯發布了史上首個通過互聯網傳播的蠕蟲病毒。莫裏斯創造蠕蟲病毒的初衷是為了搞清當時的互聯網內到底有多少台計算機。可是,這個試驗最後脫離了他的控製,這個蠕蟲病毒對當時的互聯網幾乎構成了一次毀滅性攻擊。莫裏斯最後被判處3年緩刑,400小時的社區服務和10500美元的罰金。他是根據美國1986年製定的“電腦欺詐濫用法案”被宣判的第一人。他後來創辦了一家為網上商店開發軟件的公司,並在三年後以4800萬美元的價格將這家公司賣給雅虎,更名為“Yahoo!Store”。莫裏斯現在擔任麻省理工電腦科學和人工智能實驗室的教授。

④凱文·鮑爾森

凱文·鮑爾森對汽車很感興趣。1990年,洛杉磯電台推出一當有獎節目,宣布將向第102位打入電話的聽眾免費贈送一輛保時捷跑車。結果,鮑爾森立即以黑客手段進入洛杉磯電台的KIIS-FM電話線,並“順利”地成了贏得保時捷的“幸運聽眾”。其實在此之前,因為鮑爾森闖入了FBI的數據庫和國防部的計算機係統,FBI(美國聯邦調查局)已經開始在追查他。在17個月的躲避後,他於1991年被捕並被判處五年監禁。現在他是《連線》雜誌的高級編輯。

⑤肖恩·範寧

從大多數人的認知來說,肖恩·範寧很難被稱為“黑客”,但是他對計算機世界的改變正是絕大多數黑客渴望去做卻未做成的。範寧是全球第一個走紅的P2P音樂交換軟件Napster的創始人,也正是這個軟件開始顛覆傳統商業的音樂格局。越來越多的人們不再是跑去商店買CD,開始進行網絡下載音樂。後來在經過多次由唱片業主導的法律訴訟後,Naspter成為Roxio公司的資產。2006年12月,範寧又研發出了社交網絡工具Rupture,供網絡遊戲《魔獸世界》的玩家方便地進行溝通。

2.病毒的天敵——電腦安全寶典

(1)安裝殺毒軟件

在電腦入網以及日常的使用中,難免會感染上一些計算機病毒,那麼,如何來對此防治呢?那就要用到殺毒軟件,它是一種專門用於保護計算機安全的軟件。在電腦上安裝上殺毒軟件是相當必要的。目前,電腦安全軟件有防黑軟件、殺毒軟件和防火牆等,它們三者共同承擔電腦的安全工作,其中殺毒軟件是電腦中必不可少的。我們在上網時,即便是遭受到駭客的攻擊,安裝了殺毒軟件的電腦在一定程度上也不會輕易受到破壞的。不過,在使用電腦的時候,最好不要隨便下載東西,以免遭到更嚴重的病毒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