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中國及全球太陽能利用產業現狀(1 / 1)

人類越來越深刻地意識到,一個能夠持續發展的社會才是一個好的社會,這樣的社會應該既能滿足社會需要,而又不危及後人的利益。因此,為了節約能源、保護環境、造福後人,盡可能地利用潔淨無汙染的能源代替含碳量高的礦物能源,是能源建設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隨著石化燃料消耗量的日益增加,常規能源的儲量日益下降,其價格不僅相應地上漲,而且能源危機也迫在眉睫。而太陽能作為一種無汙染、可再生的新能源,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因此,許多國家開始實行“陽光計劃”,大規模地開發太陽能資源,積極尋求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太陽能利用主要包括太陽能光伏發電、太陽能熱發電以及太陽能熱水器和太陽房、太陽能空調等方式。

目前光伏發電產業居世界各國前列的是日本、德國和美國。我國光伏發電產業起步較晚,在20世紀70年代才開始發展。經過30多年的努力,以及“光明工程”先導項目和“送電到鄉”工程等國家項目及世界光伏市場的有力拉動,目前我國光伏發電產業迅猛發展。

截至到2007年底,全國光伏係統的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0萬千瓦,從事太陽能電池生產的企業達到50餘家,太陽能電池年產量達到1188兆瓦,超過了日本和歐洲。2008年太陽能電池的產量繼續提高,達到了200萬千瓦。

我國的太陽能資源極為豐富,太陽能利用前景十分廣闊。目前,我國是全球太陽能熱水器生產量和使用量最大的國家,也是重要的太陽能光伏電池生產國。我國的太陽能產業的規模已位居世界第一。

我國的太陽能產品有兩項:太陽能光伏發電係統和太陽能熱水係統。

我國太陽能熱水器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已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化體係。2008年,在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下,我國太陽能熱水器產業依舊取得了非凡的成績。我國太陽能熱水器產業增長率為30%~32%,銷售總額為400多億元人民幣。2008年,在農村市場、熱水工程市場以及國際市場上,我國太陽能熱水器產業也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績。

2008下半年以來,金融風暴危及到中國,使光伏企業深受影響,訂單減少,多晶矽價格下降。這次金融危機帶來許多不利因素,但太陽能以其獨特的優勢,仍然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此次金融危機並非隻是壞事,它反而促進了太陽能熱水器產業的快速升級。

另外,中央實行的拉動內需、拉動農村經濟發展、拉動中小企業發展的一些措施,對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的發展也非常有益。

基於能源供應安全和清潔利用方麵的考慮,目前世界各國爭先恐後地把太陽能的商業化開發和利用作為重要的發展趨勢。歐盟、日本和美國已經把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作為2030年以後能源供應安全的重點。到2030年,全世界太陽能發電將占總電力供應的10%以上,2050年達到20%以上。太陽能的大規模開發和利用使它在整個能源供應中將占有一席之地。

我國《可再生能源法》的頒布和實施,為太陽能利用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簽定京都議定書、出台環保政策、對國際及時做出承諾等一係列行動,給我國太陽能利用產業帶來了機遇;西部大開發則為太陽能利用產業帶來了巨大的國內市場;我國調整能源戰略,加大了對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支持力度,這一切都為我國發展太陽能利用產業提供極為有利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