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陽能發光混凝土磚
現在的地磚是越來越新穎了,不久前又出現了一種太陽能發光混凝土磚。這種混凝土磚由有機和無機材料製成,在吸收太陽能後能自動發光。
建築物一般一年四季處於日照之下,該發明利用建築物這一優越條件成功研製出了發光混凝土磚。在有陽光照射的時候,發光混凝土磚吸收、貯存和轉換太陽能;當沒有陽光照射時,發光混凝土磚又可以把貯存的太陽能以光的形式釋放出來,達到照明、裝飾、節能等目的。
太陽能發光地磚結構非常簡單,主要由外殼、發光板、發光體、太陽能電路板以及電池所組成。
它的外殼為空容置腔的形態,采用透光材料製成。發光板具有一層半透光的散射層,采用透光材料製成。發光板和太陽能電路板依次放置在外殼中。
發光體安裝在外殼內,位於發光板的側邊,並和電池、太陽能電路板相連接。太陽能發光地磚的照明及裝飾效果非常好。
2.太陽能光電幕牆
光電幕牆不是普通的牆,它是采用特殊的樹脂將太陽能電池粘貼在玻璃上,鑲嵌於兩片玻璃之間製成的。
它運用光電板技術,通過光電池把太陽光轉化為電能,其中太陽能光電池技術是關鍵。太陽能光電池利用太陽光的光子能量,使被照射的電解液或者半導體材料的電子移動,從而產生電壓,這便是光電效應。
太陽能光電幕牆是一款高科技產品,集合了光伏發電技術和幕牆技術。它是一種新型建材,具有發電、隔音、隔熱、安全、裝飾等多種功能。
太陽能電池是一種潔淨能源,發電不會排放二氧化碳或產生對溫室效應有害的氣體,而且無噪音,與環境有很好的相容性。
光電幕牆價格比較昂貴,因此僅僅用於標誌性建築的屋頂和外牆。太陽能光電幕牆代表國際上建築光伏一體化技術的最新發展方向,體現了建築的智能化與人性化相結合的特點。
實際上,早在100多年前,人們就利用光照使浸入電解液的鋅電板產生電流,從而發明了光電模板。1954年,美國研究人員對矽元素的使用取得巨大的進展,光電模板首先被用在宇宙航行上。
如今,人們越來越關注健康,綠色環保意識日益增強。隨著科技發展的進步,將光電模板裝入幕牆中已經變為可能,建造光電幕牆樓房的時代到了。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常規發電成本日益上升,環境汙染越來越嚴重,人們對環境保護日益重視,一些國家紛紛實施、推廣太陽能屋頂計劃,由此推動了光電技術的大規模開發與應用,並提出了“建築物產生能源”的新概念。
目前,已經有太陽能屋頂或外牆的建築在美國、日本、德國、意大利、印度等許多國家試建成功。
1991年,在慕尼黑最大的建築行業展覽會上,光電幕牆被德國的旭格公司首先展出,這是將光能應用於建築裝飾業的開端,引起了專業人士的極大關注。
光電幕牆還提供了一種與眾不同的造型,體現了科技發展的進步。
目前,由於受到科技發展水平的限製,我國太陽能光電幕牆的使用還存在諸多問題。
下麵是一些有關光電幕牆玻璃工程的案例:
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屋頂光電係統安裝在新慕尼黑貿易展覽中心。
該係統由7812塊西門子單晶矽組件組成方陣,每塊功率130瓦,總容量超過1兆瓦,所發電力與20千伏電網相聯,每年能發電100萬千瓦時,足夠340戶德國家庭使用。
證大喜瑪拉雅藝術中心太陽能光電幕牆
該藝術中心包括酒店、辦公樓、異形體等建築,坐落於上海浦東,由日本著名建築大師磯崎新設計。整個幕牆麵積超過6萬平米。上海陸家嘴時代金融中心太陽能光電幕牆該中心包括一幢47層樓的辦公樓和一座6層高的裙樓,坐落於中國上海的浦東開發區,上海第一幅單層索網幕牆建在主入口處。主要幕牆係統包括單元式玻璃幕牆、石材幕牆、鋁板幕牆、玻璃肋係統、拉索幕牆等。
福記多鮮樂(上海)研發中心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