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計算機是計算機家族的小弟弟,也是遍地開花的“遊擊隊”。70年代後期出現的微型機,是計算機發展中的一個重要裏程碑。它價格便宜,容易操作,對使用環境要求不高,不需要專門的機房。為計算機“飛入尋常百姓家”創造了條件,對計算機普及到各行各業、滲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從而促進社會的進步發展,起到了其他類型計算機所起不到的作用。
目前,微型機的體積小到可以放在辦公桌上使用,所以也有人將其稱為桌上型機(台式機)。微型機又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工作站,另一是個人計算機。
工作站的性能更好,功能更全。最初係用於科學技術的計算上,所以當時稱為工程工作站。進入90年代以來開始轉到以商業和辦公用途為主,這對擴大其應用、促進其普及起了重大作用。近來,由於低檔工作站的價格降低,而高檔個人機的性能提高、功能增強;因而在低檔工作站和高檔個人機之間的界限已日趨模糊。
個人計算機價格最為便宜,使用最為方便,不僅適合於各種辦公用途,還適合於家庭和個人使用。我們現在所見到的計算機,90%以上都是個人機。它的銷售金額已占全部計算機產品的一半以上。1995年全世界個人機的銷售量已超過5900萬台,擁有量已接近2億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