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生活垃圾大致可分為四大類: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目前常用的垃圾處理方法主要有綜合利用、衛生填埋、焚燒和堆肥。
浴火重生——可回收垃圾
可回收垃圾就是可以再生循環利用的垃圾。根據有關生活垃圾的行業標準和分類,可回收物是指適宜回收循環使用和資源利用的廢物。
可回收垃圾和廢物主要包括:①紙類:未嚴重玷汙的文字用紙、包裝用紙和其它紙製品等。如報紙、各種包裝紙、辦公用紙、廣告紙片、紙盒等,但是紙巾和衛生用紙由於水溶性太強不可回收。②塑料:廢容器塑料、包裝塑料等塑料製品,比如各種塑料袋、塑料瓶、泡沫塑料、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等。③金屬:各種類別的廢金屬物品,如易拉罐、鐵皮罐頭盒、鉛皮牙膏皮、廢電池等。④玻璃:有色和無色廢玻璃製品,主要包括各種玻璃瓶、碎玻璃片、鏡子、燈泡等。⑤織物:舊紡織衣物和紡織製品,主要包括廢棄衣服、毛巾、書包、鞋等。
回收垃圾可以減少汙染,節省資源。每回收1000千克廢紙可造好紙850千克,節省木材300千克,比等量生產減少汙染74%;每回收1噸塑料飲料瓶可獲得0.7噸二級原料;每回收1噸廢鋼鐵可煉好鋼0.9噸,比用礦石冶煉節約成本47%,減少空氣汙染75%,減少97%的水汙染和固體廢物。
營養過剩——廚餘垃圾
廚餘垃圾是家庭、賓館、飯店及機關企事業單位食堂拋棄的剩餘飯菜的通稱,主要包括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等食品類廢物,它是人們生活消費過程中產生的一種固體廢棄物。據統計每一萬人口的城市每天產生的廚餘垃圾約1000千克。假如對廚餘垃圾進行填埋或焚燒,會產生二次汙染,這樣不僅占用了大量填埋場的庫容,還浪費了對廚餘垃圾中可利用成分的再生利用。除此之外,在餐飲行業由於缺乏必要的措施和技術,大量的剩餘食用油脂和油水混合物流入下水道成為地溝油,既汙染了城市排水係統,也為一些用地溝油生產偽劣假冒食用油提供了來源,給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和身體健康帶來了潛在的威脅。如果人們能用高科技的手段和設備對這些廚餘垃圾進行無害化資源處置,使它們成為滅菌濕飼料、氨基酸肥料及燃料油,既能變廢為寶,又可以保護我們的生活環境。
廚餘垃圾的資源化技術主要包括:堆肥、厭氧發酵、真空油炸、蚯蚓生物處理、乳酸發酵以及生物製氫等,其中家庭垃圾處理機和小容量垃圾係列處理機堆肥技術具有費用低和實現源頭減量化等優點。生物製氫、厭氧發酵和燃料電池發電係統的開發研究,為廢物變清潔能源開辟了新的途徑。另外,利用廚餘垃圾製取乳酸,進而合成生物降解塑料(聚乳酸)的技術,可以解決困擾人類的“白色汙染”環境問題。
實踐證明,通過生物技術就地處理的廚餘垃圾,每噸可生產0.3噸有機肥料,居民可以用它種花養草,施種蔬菜,和施放化肥的食品相比,既安全又健康。生物垃圾通常占了垃圾總量的40%,如果它們都能變成有機肥,不僅能節省用做填埋場的土地,還能節約運輸費用及能源,還可以有效防止其滋生蚊蠅和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