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主義——循環再利用
循環再利用不僅是對自然資源的一種保護,也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循環再利用是指將廢物直接作為產品或者經修複、翻新、再製造後繼續作為產品使用,或者將廢物的全部或部分作為其他產品的部件予以使用。再利用是循環經濟的重要內容。
知識小百科
為什麼廢舊幹電池循環再利用舉步維艱
素有“環境殺手”之稱的廢舊幹電池,已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種隱形危險。廢舊幹電池中含有大量的鋅、錳、銅等有色金屬,由於各種金屬資源循環再利用成本過高,妥善處理起來至今是個難題。
據統計,2007年我國消耗的幹電池約為156億節,折合30多萬噸廢舊幹電池,僅僅所舍的金屬鋅就相當於2座中型礦山的年產量,但其中隻有2%得到了循環再利用。
造成目前廢舊幹電池循環再利用的難點主要有三個原因:處理工藝複雜;環保投入高;產品價格低。充電幹電池和鋰子電池中的鎳、鈷用量較高,產品價格每噸可達數萬元以上,而一次性幹電池中能提取的主要是每噸數千元的鋅、錳原料和少量的鉛、鎳等,產品利潤不大。國家也明文規定:在缺乏有效儲存和處理技術的條件下,不鼓勵集中收集已達國家低汞、無汞要求的一次性廢幹電池。
為什麼要循環再利用?
當今世界人類麵臨的最大挑戰,是可持續發展,它關係到人類文明的延續。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而可以利用的土地、礦產等自然資源是有限的,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盡管技術進步可以開拓新的資源,但總體上不能改變地球資原的有限性。資源是有限的,對於這一點,人類應該有足夠的認識。如果不認識地球資源的有限性,隨意浪費、破壞,無節製地耗用,資源枯竭的危機就會發生,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循環再利用,不僅是對自然資源的一種保護,也可以減少浪費,讓世界上的垃圾山少一點。不管是破磚頭還是舊電池,也不管是牛奶包裝還是廢棄手機……好多廢物都是可以再利用的。
知識小百科
最大的垃圾村——貴嶼
貴嶼位於中國廣東省,全市有5500家企業處理廢棄電子產品。據當地的網站報道,該地區一年拆除的廢棄電腦、手機和其他電子產品有100萬噸。
電子垃圾由報廢的電子產品組成,包括計算機、打印機、移動電話和玩具,其中包含了塑料、金屬和其他材料的複雜組合。
電子垃圾處理業已經嚴重影響到了當地居民的健康問題。一項調查顯示,貴嶼市70.8%的兒童的血鉛水平處電子垃圾村——貴嶼於鉛中毒的程度。這一產業還影響到孕婦和嬰兒的健康。由於電子垃圾處理業能產生高額的利潤,很多人還是甘冒健康的風險,投身其中。
日常廢棄的循環再利用
日常的家用廢棄物,如一些人們吃剩下的食物等有機物,可以當作花園肥料的原料。報紙、玻璃瓶、易拉罐以及塑料包裝,從垃圾堆裏分離出來後,集中送往特定的工廠,可以實現循環再利用。
最普通的循環再利用材料要數紙張、鋁製品、塑料和玻璃。除此之外,打印機墨盒、汽車電池以及手機等也可以再利用。
材料能否被循環利用的關鍵通常取決於成本。鋁製品的循環再利用程度高,原因就在於製作鋁製新產品的成本太高,而使用舊材料成本就比較低。這樣就能減少能源消耗,減少向大氣層中排放溫室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