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娘對奶奶的做法很無語,明明荀公子沒有什麼過錯,奶奶偏偏就逮著他罵。估計是奶奶看荀公子落難,好欺負,才這樣大膽潑辣地咒罵吧。想到這裏,她就想到出嫁前,奶奶經常無緣無故罵她的那一幕幕,心裏恨奶奶嗎?不恨,對奶奶,沒有愛也沒有恨。僅有的是孝敬長輩的那份心。故而即使奶奶以前對她再不好,她仍舊孝敬奶奶。不過自從出嫁後,婆家生活好些,她經常給爺爺奶奶帶禮品回去,時不時的給些銅錢,奶奶對她的態度倒是好些,隻是對她娘親的態度仍舊很惡劣,她也很奇怪,奶奶怎麼偏偏喜歡欺負娘親呢?難道專揀軟柿子捏?想到這裏,她倒是有些想念娘親了。
慧娘回到到鎮上便去荀鷹的削麵攤,替奶奶向他道歉,“荀公子,對不起,讓你平白無故挨了一頓罵。”
“嫂子,可別這樣說,你是你,你奶奶是你奶奶,在下分得清是非,還要感謝你及時來救我於水火之中呢。”荀鷹笑著調侃道。
慧娘看到被罵後的荀鷹還笑得出來,不得不佩服他的忍耐力。在奶奶的強勢咒罵下,仍舊閉口不言,而且還能堅持那麼久。
杏花則是“噗嗤”一聲笑出來,她著急去請救兵,並沒有目睹朱王氏罵荀鷹的全部過程,“阿荀,你什麼時候陷於水火之中了?”
荀鷹搖搖頭歎聲氣,“你們是不知道啊,我可是被罵得狗血淋頭還不敢吭聲,幸好你們來得及時。尤其感謝嫂子。”他說完,朝慧娘作揖,以示感謝。
慧娘無奈的笑笑,倒是杏花直爽地說:“得嘞,阿荀也別謝我嫂子了,要謝就謝嫂子手中那一兩銀子吧。”
慧娘更加無奈地笑笑,攤上這麼個愛生事愛罵人又貪財的奶奶,她有什麼辦法呢?在看到荀公子沒有因為奶奶鬧事而影響到生意後,她也就放心下來。
荀鷹剛才已詳細地給杏花講了朱小蓮來吃削麵、朱王氏來拉著她走了的事,故而杏花覺得朱小蓮對阿荀有點那個意思,便詢問慧娘,“嫂子,朱小蓮還沒有說親嗎?”
一提起朱小蓮,慧娘有點頭大,她這個小姑姑,至今未嫁人,當初奶奶強行讓她嫁人時,有人也說過,長輩還沒出嫁,怎麼就輪上晚輩了?結果說這話的人,被奶奶從家裏罵到村頭且不說,第二天天不亮,奶奶拿著一根長得有些畸形的樹枝,敲著人家的窗欞,咒罵不止,連罵三天。那人是外村搬來的,之前不知道奶奶的潑辣,故而替她說了句話,結果惹上了奶奶,由於是外來戶,人家隻有忍氣吞聲,最後還是裏正出麵,奶奶才閉上尊口。但從此後,她奶奶被傳為村裏第一厲害,再沒有人主動張羅著給朱小蓮說親。“我那小姑,還沒有選定夫婿呢。”說完,她歎了一口氣。
杏花和朱小蓮同齡,沒搬到鎮上前,她倆雖不是同村,但隔三差五的會相約去賣繡品,兩人雖都待字閨中,但一個是別人主動說親,踏破了門檻,一個卻是娘親主動張羅著相親。一個是娘親尊重女兒的意見,一個卻是女兒遵從娘親的意見。前者是杏花,後者是朱小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