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張家莊之後,他倆到恒心學堂看了看,李秀才和孩子們正在上課,慧娘和夫君沒有進去打擾,而是將紙筆書放在門口,之後趕著馬車去了劉叔劉嬸家。
劉叔劉嬸見到張程緣和慧娘後非常高興,熱情地將他倆請進屋。
“阿緣、慧娘你們拿什麼禮品啊,又不是逢年過節的,這次回來有什麼事嗎?”劉嬸笑著問道。
張程緣將手中的禮品放在桌子上,先是望了一眼娘子,之後調侃著說:“這不是有事求劉叔劉嬸嘛?不帶禮品怕您二位不答應呢。”
“哈哈……”劉嬸爽朗地笑著,“阿緣,嬸子從小看著你長大的,有話直說吧。”
“慧娘想請劉叔劉嬸到鎮上幫忙,做博味卷尖,你們考慮考慮可好?對了,我們帶過來幾根博味卷尖,晚飯時你們嚐嚐。”張程緣邊說邊指著桌子上的禮品。
劉叔笑彎了眉毛。
劉嬸也樂得合不攏嘴,“還考慮啥,我們都願意去。早就想去你們那裏上工了,隻不過,擔心若是我們問了,怕你們不招人,不好意思拒絕我們,所以一直沒問,今天正好啊,不僅能去慧娘那裏上工,而且還白得了這麼多禮品。”
劉嬸性子樂觀爽朗,別人送給她東西,她都會笑著留下,但也會在適當地時候大方地還人情。
慧娘聽後高興不已,劉叔劉嬸向來幹淨整潔,做事細心利索,讓人挑不出毛病,做博味卷尖正是需要他倆這樣的人。
“劉叔劉嬸,既然你們同意,不知道明天晚上能不能去上工,要上夜班,天一亮便下工。”一說到夜班,慧娘有些難以啟齒,上夜班很累,生物鍾顛倒,對身體也不太好。好在隻上三個月的夜班,天涼後,卷尖可以隔夜放,就可以上白班了。
劉嬸樂嗬嗬地說:“慧娘,我們都知道,打聽過臘梅,她天天下午帶著二蛋過去上工,每天早上回來。我們沒問題的,上完夜班,回來休息到下午,還能去地裏幹會活,啥也不耽誤。”
劉叔也笑著說:“是啊,我們願意去。明天天黑之前,包準按時到你們家。”
“好咧。”解決了雇工人的事,慧娘也就沉住氣,劉叔劉嬸連工錢都沒問,便爽快答應,還真不是一般地信任她和夫君。不過親兄弟都明算賬,工錢的事,還是要拿到明麵上說的,“劉叔劉嬸,工錢與臘梅嫂子一樣,每月一兩銀子,外加提成。”
劉叔劉嬸均高興地答應。
劉叔劉嬸這些年一直沒去鎮上找活計,起先是怕被鎮上的人瞧不起,後來是習慣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莊稼生活,更沒打算去鎮上做工。但自從張家走出村子搬去鎮上,越來越多的村裏人思想漸漸開放,陸續出村找活計。尤其是聽臘梅說每月掙那麼多銀子時,他倆的思想也轉變過來。
又聊了一會,慧娘和夫君告辭離開。
張程緣趕著馬車來到臘梅家,慧娘跳下馬車。
臘梅正一個人劈柴火,時不時地擦擦汗。
“臘梅嫂子。”慧娘喊道。
臘梅抬起頭,看到是東家來了,匆忙起身,“東家,你們怎麼來了,快屋裏坐。我正打算劈完柴火就帶著二蛋上工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