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二天,果然有人把五千塊磚運到慧娘剛買的院落裏。張程緣找來一批工匠,開始改造這個院落。
五天的時間,慧娘改造的店鋪終於蓋好。
慧娘滿意地望著眼前的成果。寬敞明亮牢固的店鋪,一進門是整齊排放多張長方形桌子的大堂,朝前望去,是長長的櫃台,櫃台後麵是一個大廚房。店鋪最東邊和最西邊分設雅間。在店鋪最東邊沿街的地方單獨開了一個窗口,打算用來出售外賣吃食。
張程緣毫不吝嗇誇獎之詞,“娘子,你設計的店鋪模式真是京城獨一份,先不說吃食如何,單單為了來看看店鋪體驗一下,也要進來坐坐啊。還有,那茅房的布置,估計用過的客人,都會感到稀奇。”
慧娘臉上掛著笑容,聽著夫君的誇獎,但還是謙虛地說:“等正式營業,能掙錢了,再誇我也不遲啊。”
京城整個商業街上,無論是酒樓還是店鋪,用的不是圓桌便是八仙桌,慧娘嫌那樣的桌子笨重,看上去不清爽,全部定製了長方形桌麵的桌子。
這幾天,張程緣已經張羅著買了六個人。三個老媽子,好巧不巧都姓王,慧娘為了區分,幹脆喊她們大王嬸、二王嬸、三王嬸。兩個小廝,慧娘給他倆重新取名,一個叫招財,一個叫進寶。剩下一個是仇掌櫃。
剛蓋好的店鋪有些地方還需要再檢查確認,不適宜馬上使用,但最東邊外賣的櫃台卻可以投入使用。
給買來的六個人訓完話後,慧娘交給三個王嬸如何製博味卷尖。還教她們做涼菜以及菊花雞。每個菜都不同於福彙樓的特色菜,以至於後來瑞王爺聽說後,連連後悔沒將這些菜肴做法買下。
慧娘並不擔心買來的這六個人有異心,他們的賣身契都在張程緣手裏,慧娘說過,隻要他們好好幹,過幾年定會給他們脫離奴籍,聰明的人自會好好幹。
兩個小廝和仇掌櫃都沒有成家,為了將來,自然盼著將來脫離奴隸。而三個王嬸都是有孩子的人,也都是苦命的人,不是被她們自己的夫君賣掉的,就是被公婆偷偷賣掉的。她們三人更是盼著有一天脫離奴籍,還能回去再見孩子。
買來的這六個人幹勁十足。
為了避免擋光,慧娘設計的店鋪隻有一層,這樣後院的房子仍舊寬敞明亮。
慧娘他們已都搬過來住。
慧娘和張程緣選了三間采光最好的屋子。剩下的房間,文大叔和仇掌櫃一間,招財進寶兩人一間,三個王嬸一間。餘下三間,留作他用。
慧娘為店鋪取名叫“恒味”。張程緣親自寫下“恒味”二字,派人送到製牌匾的地方,連夜趕製出招牌。
今天,外賣櫃台開始對外售賣。現在的時節,不缺荷葉,當然也是為了推陳出新,慧娘的恒味外賣都是用洗幹淨晾曬好的荷葉盛裝。
先排隊免費試吃,後購買。大多數人都是被博味卷尖的誘人香味吸引過來。很多有錢人,已經吃膩了京城的那些菜肴,忽然吃到如此特別美味的博味卷尖,紛紛爭相購買。其他小菜也被捎帶買走。
臨到晚上,仇掌櫃將這一天的賬本遞給張程緣,而張程緣指了指慧娘,示意仇掌櫃先遞給慧娘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