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二,杏花和荀鷹提著禮品來到張家大院看爹娘。慧娘和張程緣見到他倆,互道過年好後,方提著禮品去看朱李氏夫婦。
春花一看到慧娘夫婦進門,立馬開心地迎出來,跪下磕頭給他倆拜年。“東家,過年好,春花給你們磕頭拜年。”
慧娘和張程緣默契地一同出聲,“好,過年好,快起身。”
春花起身,低聲對慧娘說:“東家,昨天,老爺一天悶悶不樂。”
慧娘眉頭一皺,“大過年的,我爹是不是又多想事情了?他有沒有說什麼?”
春花搖搖頭,“老爺什麼也沒說,不過我估計與那朱王氏有關。大年三十那天,老爺上完墳回來,臉上的神情就不太好看。”
春花雖沒有明說,但慧娘猜測她爹上完墳去大牢裏看望過朱王氏。
“行,我知道了,春花,你先忙去吧。”慧娘微笑著吩咐完,挽著張程緣的胳膊,朝屋裏走去。
春花應聲後,轉身去了廚房。
慧娘夫婦進屋時,朱李氏夫婦正在逗弄平安,慧娘夫婦異口同聲地說:“爹娘,過年好。”
慧娘從來不喜歡動不動就磕頭,故而並沒有跪下磕頭,她每年都這樣,爹娘早已習慣。
“好,好,我和你爹都好。”朱李氏眉笑顏開地說道。
慧娘爹見到慧娘,張了張嘴,沒有發出聲音,最後隻微笑點頭。
慧娘看在眼裏,但並沒有主動發問,而是走到床前,掏出盛有壓歲錢的錢袋,逗弄平安。
“平安,平安,看這裏,來看這裏,大姐給你壓歲錢哦。”慧娘柔聲細語地說道。
慧娘爹喊著張程緣到客廳喝茶。屋裏隻剩下朱李氏、慧娘和平安。
“慧娘,你爹他這兩天總是悶悶不樂,除了逗弄平安,基本上不說話,我私下裏問他,他也不說,我有些擔心他。”朱李氏臉上寫滿擔憂。
慧娘拉過她娘的手,勸慰道:“娘,不要擔心,爹能有什麼煩心事啊?他向來孝順,肯定是與朱王氏有關。”
朱李氏哪能不知這個道理,但這也正是她所擔心的。“閨女,我看你爹是想求你將老太婆放出來。他這個人,孝順至極,老太婆幹什麼壞事,隻要過一段時間,他就能原諒。”
“娘,以後我會將老太婆放出來,但現在還不是時候,不讓她好好嚐嚐牢飯的滋味,她是不會改好的。”慧娘太了解她爹,遲早有一天她爹會替朱王氏求情。
他們聊天的功夫,春花已經做好吃食,飯菜擺上桌。慧娘爹招呼眾人入座。正好平安睡著,朱李氏亦來到飯廳一起吃飯。
吃飯的時候,慧娘爹頻繁舉杯,不怎麼吃菜,沒一會工夫,已經有些醉意。朱李氏趕忙阻攔,“孩他爹,慢點喝,別喝那麼多。”
慧娘爹哪裏肯聽,還是繼續喝酒。平時慧娘爹的話並不多,這一喝上酒,話語開始多起來。
“阿緣啊,你爹我心裏苦啊,這日子剛剛好過些,還沒來得及好好孝順你爺爺,他便過世。留下你奶奶,還不省心。你不知道啊,她在牢裏吃不飽穿不暖,我這心裏不是滋味啊。”慧娘爹如倒豆子般訴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