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古棋(1 / 3)

“是你們倆呀,何事?”諸葛玄笑道。看見諸葛亮拉著諸葛珍的手,站在門口。

“孔明想與叔父手談一局”隻見諸葛珍脆生生的說到。

諸葛玄道:“孔明,你要與我對弈一局,要不要我讓你二子呀。”

諸葛亮也不推辭,道:“無需!,隻要叔父允許我與阿姊一起與叔父下即可。”

“哦,怎麼一起。”諸葛玄大奇到。

“就是,阿姊觀棋可語。”

“哦,”諸葛玄現出讚賞的目光,捋著胡子道:“好!好!觀棋可語”

隻見諸葛亮坐了上去。在棋盤四角星位上也已交錯放上了黑白兩枚座子。

這裏略略解釋一下何謂座子。古代對弈時,會先在棋盤四角星位處交錯放置黑白棋子,謂之“勢子”,也叫“座子”,現代圍棋則沒有。這個也是前天諸葛亮從諸葛珍那裏學到的。古人認為,放置“座子”,則彼此均不能借角固守,就好比群雄逐鹿,必思奠定中原,決不肯偏安一隅。此外還有一個叫還棋頭的規則。還棋頭是數子規則,即每一塊活棋,在終局數子的時候,要扣除兩個子(眼位)。座子已經限製了先行的優勢,所以沒有貼目製度,任何一方所占地方超過181點就是勝利。

閑話帶過,諸葛玄與諸葛亮坐在桌兩邊,諸葛珍站到了諸葛亮邊上。

“孔明。”諸葛玄笑著給諸葛亮打了一個手勢。

諸葛亮也不客氣,拈起一枚白子點下,諸葛玄隨即拈起一枚黑子點下,兩人就對弈起來。

這裏也再說一句,現代圍棋是黑棋先走,而古棋中是白棋先下,這個也是前天諸葛亮剛剛從諸葛珍那裏學到的。

諸葛亮雖是執白先走,但十數手過後,先手優勢已蕩然無存,再下十數手,先手優勢已轉至諸葛玄這邊了,數十手過後,深於棋道者看出,諸葛亮棋藝雖高,但與諸葛玄一比,還是相去甚遠。不過諸葛亮的應變倒是讓人吃驚,時有妙手,出人意料。

下至一百餘手,戰況漸趨緊迫,諸葛玄忽連下兩著妙手,竟同時征吃諸葛亮兩處白子,諸葛亮登時陷入困境,這兩處白子要是被征吃掉,輸局已定。

所有人都緊張看著棋局,諸葛玄這兩處征吃太厲害了,實在精妙。

正當諸葛亮無計可施之際,旁邊的諸葛珍忽然開口念道:“參差分兩勢,玄素引雙行!”

諸葛亮眼前一亮,拈子點於去位五、六路處。

“妙!”諸葛玄呼道,“好一個一子解雙征,以征解征,借劫釀劫,這一著一子解雙,真乃一舉兩得,一石二鳥!”

再說諸葛玄見諸葛亮下出這一妙手,大為驚訝,不過他也有妙著應對,馬上落子一夾,卡住白子,諸葛珍又念到:“裂地四維舉,分麾兩陣前!”

諸葛亮隨即於四二路點下,這一子點下,白棋已是無憂,諸葛亮鬆了一口氣,同時也暗暗望向那諸葛珍,想不到這二姐諸葛珍棋道如此之高。

諸葛亮棋力雖說不見得比諸葛玄差,但是由於下的是古棋,對於規則還不是很熟悉,所以整體來說還是要處於下風,但旁邊的那位諸葛珍每每出言助諸葛亮,而諸葛亮也不時有奇思妙想的應手,竟一時不處下風。

下至一百餘手,諸葛玄的黑子竟無聲無息對白子進行了夾擊,欲一舉切斷白棋大龍。

諸葛亮又有點無計可施,諸葛珍開口道:“九年重把訣,四海各飄蓬。”

諸葛亮意會,馬上於九六路點下,準備接應白子,黑子那容他接上,馬上飛壓。

諸葛珍又念道:“留詩千歲鶴,送客五雲車。”

諸葛亮當即點於六五路處接應,諸葛玄黑子馬上一靠,狠著,這一靠,將諸葛亮邊路數子緊緊枷著。

諸葛亮再次陷於苦思,諸葛珍卻念道:“中間有餘地,何必戀邊旁?”

她這一念,諸葛亮即時豁然開朗,對阿,中腹一片大空,自己何必為邊路所困?他當即拈子一點,妙手,不但使得白子開闊,還連帶困住了一枚黑子。

諸葛玄略一思索,居然不救那枚受困的黑子,卻是當頭一壓,要強行切斷白子。

諸葛珍當即念道:“得勢侵吞遠,乘危打劫贏!”

諸葛亮知道她是要自己乘機提去黑子,但今次他並沒有順應落子,卻是看著棋盤想著:提去黑子確實可以暫解燃眉之困,不過白棋還是有被切斷的危險。

諸葛玄奇怪地看著諸葛亮,連諸葛珍也把目光從棋盤移向他,提子解困是最好的應對,他還在想什麼呢?

諸葛亮沉思一會,終於拈子一點,卻沒有提掉黑子,而是脫先,下在了右上角。

“昏招!昏招!”諸葛珍急了,也不說對仗工整的話了。

諸葛玄大喜,諸葛亮下的是昏招,白棋要被切斷了。諸葛玄拈子正要點下切斷白棋,忽又頓住,慢慢收回,一時盯著棋盤凝思。這個脫先,居然背後有著玄妙,竟讓諸葛玄也猶豫起來。

“圍魏救趙?!”諸葛珍忽驚訝道。原來剛才諸葛亮那一子點下,蘊含萬千變化,如果諸葛玄輕率切斷,那右上角一片黑棋極有可能被白子困斃。

諸葛玄最終沒有切斷白棋,而是拈子補,白子長,黑子拐,白子退,黑子連,白子也連,這幾下變化精妙異常,黑子把右上角一片黑棋補得滴水不露,但白子也從容的連成一片,已無切斷之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