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買官成本(1 / 3)

袁譚這麼一問。司馬懿有點不好意思。

隻好道:“太尉,俸祿幾何?”

“號稱萬石。”司馬朗快速的回答道。

“月入幾錢?”司馬懿接著問道。

“吾思之或許月取,四萬五仟錢,黍米三百六十斛。”袁譚快速的回答道,袁譚畢竟是“四世三公”之後,雖然不受袁紹待見,但他畢竟是袁紹的長子,對家庭的一些瑣碎事情還是有所知曉,但畢竟具體是不是真能領那麼多,袁譚心中還是沒有底的。

“仲達問此何意?”司馬朗跟著問道。

“吾乃思之,一斛米值幾錢?”

這個是一個難度不是很大的除法。司馬朗也是神童,算這個很快。

“壹佰貳拾伍一斛,仲達問這何意?”

“曹公以億錢置太尉職,不以黍米記,其俸祿需幾年相當?吾思乃此事也!”

這個是一個很大數字的除法題,按照二十一世紀的現狀來看,大概是小學三年級左右才可以算出,如果是參加了一些培訓班,或者別的特別的班才可以快速的算出。而司馬懿穿越前圍棋下得好,他能快速的記憶住幾個口訣,比如九分之一等於零點零零一循環。四分之一等於零點二五,這些他閉著眼睛就可以算出來,屬於條件反射型。

司馬朗一聽,好家夥居然是算買官的投資回報率,這麼狗血的題目。一下來了興趣。趕緊說道:“仲達等我。”就跑出去了。

袁譚對司馬懿所問大感興趣。眉目不由的緊鎖。可惜這個數巨大,還是不好計算。

而此時司馬懿已然在計算位數的了。司馬懿的計算方法很簡單,就是算1除以4.5再除以12。就變成了1除以9再除以4。也就是0.111111循環小數,再除以4。因此比劃一下口算能算出是0.0185185的一個循環。再整理一下位數,基本上得出185年又兩個月左右的時間。

此時突然見司馬朗咣咣咣的跑了進來,手拿一個袋子。隻見司馬朗打開袋子,隻見一堆小木片直接倒到了桌麵上。

“顯思,三公之俸祿月取幾何?”

“月取,四萬五仟錢,外黍米三百六十斛。”

司馬朗拿過來的東西叫算籌。這個東西的原理跟算盤有點象。但是用起來,跟目前大街上算命的用到的幾乎一樣。

算籌其實來源就是從術士等開始的,作為占卜之用。籌可代表周易八卦橫向排列時用的陰陽竹,算籌橫豎二式。

算籌計算的時候有橫式與豎式兩種表示。

比如計算當今137十5428=5565。

其中兩個橫放的就要進一。

司馬懿哪裏見過這個東西呀。隻見司馬朗一直在擺弄,袁譚也跟著在在邊上。司馬懿看著看著,差不多明白了道道。

隻見司馬朗擺弄了一刻鍾的時辰徐徐說道:“九十二年又七月。”

司馬懿早算出了,但是跟自己的口算的相距甚遠。於是道:“大哥謬矣,當壹佰捌拾伍年又兩月餘”

猶如一道閃電,把司馬朗與袁譚給劈住了。他們吃驚的看了看司馬懿。司馬懿沉浸在解題的興趣中,同時對這個算籌有著濃厚的興趣。突然明白過來。司馬朗其實並沒有算錯,隻:是理解上出了一下偏差,趕緊道:“大哥謬之因乃把月取之黍米折算成錢,固所解應倍之。”

司馬朗與袁譚沒有接話,因為他們兩個還是被電住了。

司馬朗被電住與袁譚被電住,原因還不盡相同。在司馬朗的印象中,司馬懿沒有接觸過算籌,但是就在片刻時間居然能掌握住算籌的法則。袁譚的震驚在於,司馬懿小小年紀算學方麵居然如此天資聰穎。

司馬懿似乎沒有注意到司馬朗與袁譚的表情。自己尋思著問題。

“大公子,當今市麵,中馬市值幾何?”司馬懿朝著袁譚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