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聽到隊伍前麵有人嚷道:“對麵何人,為何不讓道!”語氣甚是囂張。
司馬懿趕緊探出腦袋,想說對不起,對不起,這樣占道的確不好。司馬懿還沒有說話呢,前麵的淳於瓊可不幹了,隻見他大喝一聲:“前麵是何鳥人,也不看看這個是誰?”司馬懿一看要壞,趕緊叫停了車,爬下馬車。對方一看這邊也這麼橫,趕緊回去稟報。
袁紹一看這個情形,馬上俯身對司馬懿說到:“仲達,前麵好似黃門中人,某前去看看。”
司馬懿卻忙著招呼人讓邊讓邊。
袁紹驅馬往前,通報了司馬懿這邊情況。隻見對方也來了一個宦官,點頭哈腰道:“司馬公子,這邊是張大人的馬車,張大人請仲達公子先行!”
司馬懿趕緊往前說道:“張公公,您先請。”
袁紹與曹操一聽司馬懿這麼稱呼臉色一變。司馬懿剛好在袁紹旁邊,對袁紹的臉色變化看得是清清楚楚。
雙方的車隊就這麼推讓著。最後張讓那邊一交錯的時候,袁紹站著問了一句:“張大人您是要去哪裏?”
馬車裏麵探出一個腦袋,正是張讓:“本初,我正去大將軍府,汝這是打哪裏來,到哪裏去呀?”
司馬懿趕緊道:“張大人,我剛從大將軍府出來,正回家呢!”
路上司馬懿就問袁紹:“袁叔叔,剛才我稱呼張大人為張公公,你似乎麵露不悅,難道有什麼不妥麼?”
袁紹趕緊解釋,這個公公一般是一種尊稱,男子稱呼人為公公是有叫爺爺的意思。
一般人稱呼黃門中人確實叫寺人,或者著人。
袁紹接著又解釋了一堆稱呼宦官的名詞。婦寺、閣人、刑人、刑臣、刑餘、黃門、中官、中使、中貴、閹人、閹豎、閹宦、內臣、內小臣、內豎、內侍、內寵、內參、內官、貂珍、貂寺、宦寺、宦者、……
更絕的是每個詞都講典故。
直聽得司馬懿連呼打開眼界。袁紹這邊講著,另外一邊確不時的瞟了瞟曹操。
++++++++++++++++++++++++++++++++++++++++++++++++++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一名叫阿滿。曹操的父親叫曹嵩,被漢桓帝時期的大紅人曹騰收為養子。曹騰是宦官,而且是個很能混的宦官。漢順帝即位後,他升為中常侍。也就是曹操的爺爺以前也是一個宦官。
曹操與袁紹打小就認識,是一對冤家。雖然說是冤家但兩人是要好的朋友。
當然,要指望兩個紈絝子弟在一起不搞點惡作劇是不可能的。
有一次,曹操同袁紹一起去觀看別人的婚禮,看著人家鬧熱,兩人也想幫著添把火——打算將新娘子搶走!
不圖別的,就為刺激,找個樂子,娛樂一把。
這可是高難度任務,要知道,搶人老婆,壞人好事曆來都是被人切齒痛恨的,何況參加婚禮的親友團人數眾多,要是人家被抓住,喜劇就悲劇了。
天大的困難也難不住這兩個小孩。
他們先溜到主人的花園中藏起來,等天黑盡了,猛然放聲大喊:“有賊,快抓小偷啊!”
聲東擊西,效果不錯,參加婚禮的人們紛紛從房內跑出來,曹操乘亂鑽進房內,拿把刀子將新娘劫持出來。
玩大了,那就趕緊跑吧。也許是由於做賊心虛,袁紹慌忙中掉進了帶刺的灌木叢中,怎麼也爬不出來。還是曹操同學腦瓜活絡,急中生智大喊道:“小偷在這裏!”
這時袁紹同學也顧不得疼痛,從灌木叢中一躍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