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玄一看是袁紹來,吩咐丫鬟讓袁紹進來。袁紹聽說鄭經已經放出風要打道回府,不在洛陽呆了,袁紹此次前來來挽留。鄭玄聽袁紹講完,由於與剛剛與司馬懿下棋下得高興,順勢就答應繼續留在洛陽。司馬懿一看袁紹來了,天色不早,忙起身告別。
鄭玄送司馬懿出門,在門口鄭玄拉著司馬懿的手道:“仲達,汝以後到吾府,可百無禁忌!”
接下來司馬懿的日程安排得滿滿當當。
一大早就進宮陪皇子練劍,練完劍後,時不時的要見到漢靈帝。
接著就去鄭玄那裏。
對於鄭玄與司馬懿來說雙方都收益匪淺。
鄭玄現在的年齡為62歲,精力與體力不是那麼的好,所以每天兩人就對弈一局。雙方倒是互有勝負。
對弈完後雙方設局,由對方來解,鄭玄是當代大儒,每解一局,免不了要引經據典,由棋進行一番延伸。
在先秦時期,棋館與茶樓在各諸侯國之間非常流行,但是到了西漢時期,圍棋不那麼流行了,更流行的是博的棋類,比如格五,博六。
直到東漢時期班固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
看到一門古老而蘊意深遠的文化娛樂活動,尚未發掘,便幾乎走到了弈法不行、弈義湮滅的邊緣,怎麼能不讓那些有識之士憂慮心焦!。到了有一天,人們不得不向鼎鼎大名的學者班固(公元33—92年)求教有關圍棋的學問:“孔子稱有博弈,今博行於世,而弈獨絕。博義既弘,弈義不述,問之論家,師不能說,其聲可聞乎?”
在圍棋不興的危急關頭,著名的曆史學家班固毅然挺身而出。班固從儒家的觀念出發,仔細尋覓圍棋蘊含著的與儒學相通的元素,援儒人弈,將儒家思想比附糅合到圍棋上,對圍棋的科學性、思想性、藝術性和趣味性,作了係統闡述。於是班固寫出了第一篇關於圍棋的辭賦《弈旨》。
北方之人,謂棋為弈。
局必方正,象地則也;道必正直,神明德也;
棋有白黑,陰陽分也;駢羅列布,效天文也。
四象既陳,行之在人,蓋王政也。
或虛設預置,以自衛護,蓋象庖犧網罟之製。
堤防周起,障塞漏決,有似夏後治水之勢。
一孔有闕,壞頹不振,有似瓠子泛濫之敗。
作伏設詐,突圍橫行,田單之奇。
要厄相劫,割地取償,蘇張之姿。
三分有二,恝而不誅,周文之德。
既有過失,逡巡儒行,保角依旁,卻自補續,雖敗不亡,繆公之智。
上有天地之象,次有帝王之治,中有五霸之權,下有戰國之事,覽其得失,古今略備。
圍棋的儒學意義逐漸為人們所認識,曆代學者、棋人奉班氏的《弈旨》為圭臬。同時班固極力打壓當時的賭博遊戲比如‘六博’班固批評‘博’說:“夫博懸於投,不專在行。優者有不遇,劣者有僥幸,倚拿相淩,氣勢力爭,雖有雄雌,未足以為平也。”
班固之後又一位名人對圍棋起了巨大的貢獻,那就是鄭玄的老師,馬融。馬融行文寫下了著名的圍棋賦。
略觀圍棋兮法於用兵,三尺之局兮為戰鬥場。
陳象士卒兮兩敵相當,拙者無功兮弱者先亡。
自有中和兮請說其方,先據四道兮保角依旁。
緣邊遮列兮往往相望,離離馬首兮連連雁行。
踔度間置兮裴回中央,違閣奮翼兮左右翱翔。
道狹敵眾兮情無遠行,棋多無冊兮如聚群羊。
駱驛自保兮先後來迎,攻寬擊虛兮蹌絳內房。
利則為時兮便則為強,厭於食兮壞決垣牆。(此處少一個字,鄭玄也不好補上去。)
堤潰不塞兮泛濫遠長,橫行陣亂兮敵心駭惶。
迫兼棋雞兮頗棄其裝,已下險口兮鑿置清坑。
窮其中卦兮如鼠入囊。收取死卒兮無使相迎,
當食不食兮反受其殃。勝負之策兮於言如發。
乍緩乍急兮上且未別,白黑紛亂兮於約如葛。
雜亂交錯兮更相度越。守規不固兮為所唐突,
深入貪地兮殺亡士卒,狂攘相救兮先後並沒。
上下離遮兮四麵隔閉,圍合罕散兮所對哽咽。
韓信將兵兮難通易絕,身陷死地兮設見權譎。
誘敵先行兮往往一窒,損蹇委食兮三將七卒。
馳逐爽問兮轉相周密,賞度地道兮期相盤結。
蔓延連閣兮如火不滅,扶疏布散兮左右流溢。
浸淫不振兮敵人懼栗。迫役踧踖兮惆悵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