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與司馬懿騎馬出了洛陽東門,要回曹操的老家。兩人剛出洛陽的東門沒有多久,就看到一隊車馬。曹操臉色大變,立刻拉著司馬懿跑到邊上。
車仗中有一輛特別的車,是一輛輪椅。
要問三國裏哪個坐騎最出名,最厲害?
答案通常是赤兔馬,如果非主流一點的答案就是貂蟬;還有就是諸葛亮的輪椅。
“曹叔叔,你這是怎麼了?我們趕緊走吧。”司馬懿很悲催,曹操的兩次行刺都讓他碰上了,上次曹操沒有拿他怎麼著,這次估計也不會有什麼事情。
“噓!”曹操叫司馬懿噤聲,同時臉上露出了尊敬之色。
“他們是誰?”司馬懿好奇的問道,可是當他一問完,眼光立刻停留到了輪椅上。
“仲達,這是恩師,蔡邕的車仗……”曹操試圖解釋清楚。可是司馬懿沒有聽進曹操說的任何一個字。他的目光在搜尋,那輪椅上沒有坐人,他知道這個人是諸葛亮,諸葛亮的事跡司馬懿有耳聞,他一直懷疑諸葛亮跟他一樣是個穿越過來的人。
輪椅前麵的狗在叫,那是十六條狗中的一條叫了一聲,這狗是陽都的狗,不是食犬。是上好的猛犬。如今這些狗正拉著那輛輪椅不緊不慢的走在隊伍的中央。
司馬懿很想衝過去,看看傳說中的諸葛亮是什麼樣子。隻是曹操就在邊上,他隻好等車隊過去。
司馬懿上了馬,跟著曹操離去,離開時,司馬懿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他覺得那用狗拉著的輪椅實在太過奇特,太過拉風。
就在此時一個胖嘟嘟的臉探出了車的簾子,而且這個小孩也看一眼司馬懿與曹操。不錯他就是諸葛亮。此時顧雍已經回吳郡去了,諸葛亮死乞白賴的跟著蔡邕離開了陽都,出來長長見識,開開眼界!
車裏麵,蔡邕彎著身子,前麵放著一卷書,左手拿著放大鏡,右手執筆,正在竹簡裏圈圈點點,蔡邕的眼睛灼灼閃亮,嘴上不停的絮叨“孔明,你實乃大才也!”
諸葛亮笑納了蔡邕的表揚,蔡邕不是表揚那放大鏡,而是表揚別的。
“先生,我想下去一下。”與蔡邕同乘一輛車的諸葛亮憋得難受:一來是他實在是胖,礙於蔡邕的名士身份,並且座位中間放滿了竹簡,以至於他隻能占一個小角;二來是他想跑到蔡琰的車裏去坐坐。
“不著急,不著急,臥龍子,你看這個斷句斷得如何?”
“啊,這個……”諸葛亮張口結舌,不由的煩躁起來,但對方是蔡邕,諸葛亮必要的尊重還是要表現出來。
諸葛亮拿起那卷書,看起那些圈圈點點。什麼圈圈點點,那分明就是句號和逗號。古人的書籍沒有標點符號作為斷隔,連著讀下來,會非常的累不說,而且根據個人的理解,斷句的地方也大不一樣。
諸葛亮最早用這些標點符號,是問第五先生牙粉配方的時候。不知道蔡邕通過什麼渠道也知道標點符號的方法。
“臥龍子,你這斷句的符號,足以讓天下讀書人受益匪淺。你是怎麼想出來的?嘖,嘖,這可是恩澤天下的好事,老夫一定要推行開來……”
諸葛亮很無奈,拿起了蔡邕剛剛標注的《道德經》。
給《道德經》做標點分隔,這實際上是對標點符號運用的一種解釋,也是等同於對《道德經》進行初步的點評。如今蔡邕雄心勃勃的要給六經重新進行標注標點,當時蔡邕一提出來,可把諸葛亮嚇壞了。那幾本書,可是堆滿了整整的一車,若是標注標點,足以讓蔡邕累得吐血。諸葛亮可沒有耐心跟著蔡邕吐血。於是諸葛亮建議先從《孫子兵法》、《道德經》等字數少的著作開始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