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派儒雅風度的王允正和有點心不在焉的蔡邕談笑風聲。
三國演義中,董卓被那個三姓家奴呂布殺了之後,也隻有蔡邕為董卓掉過眼淚,哭祭過。後來,蔡邕被王允所殺……
說實話,蔡邕此時有點不想和王司徒談論下去。王允的經學之道,和他現如今所追求的差別很大。而且兩人在學術上的分歧也存在,包括在政見上的分歧,也是有所差別。王允的經學之道,秉承於鄭玄。鄭玄此生最大的願望就是看到士子們秉政,以六經中道理治國。王允所談論的,自然不離六經大義。
而蔡邕呢,則是有一點頑固的保皇派。皇權至上,這在他看來,隻有劉姓皇帝真正的秉政才算是最為正統。注意,在這裏呢,王允和蔡邕都是保皇派,但分歧就在於一個是要以士子秉政,一個是要把權利集中於一人手中。乍看上去無甚分歧,可這裏麵的利益衝突,卻大了去。
兩人在經學大義上談不到一起,可是蔡邕還是麵帶微笑的應付,雖然他滿腦子是在想,“這人怎麼還不走呀,我要去標注那些書”。
王允前來的目的有幾個,最關鍵的有兩點。
第一、摸一下底,看看蔡邕有沒有幫董卓鑒定那把七星寶刀,自己心裏好踏實一點。雖然他聽到過傳聞,蔡邕剛進相府的時候大擺臭架子,後來折騰出一些事端。
第二、自己現在開始蓄養美姬,要多方訓練她們,於是來探探口風蔡琰是否合適。他知道請蔡邕肯定是不行的,如果讓蔡邕去教,那教出來的就沒有魅惑力了。可是蔡琰可是蔡邕的寶貝疙瘩,他能同意嗎?
王允岔開話題,說一些藏書與古玩鑒賞的事情。這點上兩人是有共同語言的,兩人都是喜歡藏書,對書籍都很愛護。
這家夥究竟有什麼事情?蔡邕實在是想不明白道理,王允好端端的跑來說這些幹什麼。隻能耐著性子聽王子師雲山霧罩的說話,可這心思卻已經不在廳中。
王允突然問道:“伯喈先生,您與臥龍子一起來到洛陽,有沒有去見二侄女呢?”
蔡邕有還一個女兒,是蔡琰的妹妹,名叫蔡貞,她和蔡琰卻是截然不同的命運。蔡貞的才學遠不如蔡琰出眾,相貌也不似蔡琰美豔。可是一生平平安安,嫁給了一個名叫羊衜的泰山郡男子。也許,很多人不知道蔡貞姬是誰。但蔡貞還有一個了不得的兒子,在後世大大有名。那就是西晉最為著名的將領,羊祜……
後世金庸大俠的武俠小說中也有提及羊祜。
“人生不如意事者,常十之八九”,就是出自羊祜之口。
羊祜與陸遜的兒子陸抗也是一對好基友。他們互為對手又相互尊重。
蔡邕一聽王允這話,一拍腦門,長歎過後又是驚呼:“王司徒虧得你提醒,我那二女婿,現在正在上黨,不過我到泰山郡的時候,居然沒有去看望我那親家,唉,都怪我,這一路上我隻想著標注著那些書籍,看望親家的事,我倒是忘記啦,來來來,看看臥龍子的這個斷句符號怎麼樣……”蔡邕一說完,轉身回到屋裏,取出了他親自標注的道德經。蔡邕看來還是癡迷於做學問。
王允無奈,隻好裝著很認真的看那標點符號,若是平常,王允說不定真會喜歡,可是此時是非常時期,王允也隻好應付著假裝喜歡……
兩人品鑒一番後,王允問道:“伯喈兄,這臥龍子現在在家麼?能否帶我去見見……”
蔡邕笑了:“這個孔明呀,不是種地,就是在小女蔡琰那,要不我叫他過來?”
“不、不,還是我親自前往。”
諸葛亮打完呂布的屁股後,來到了蔡琰的房間。此時正在跟蔡琰討論著裝問題。
“姐姐,我給你那素紗襌衣,你怎麼沒穿上呢?”
“弟弟,那素紗襌衣那麼名貴,而且現在是秋天,我現在穿這個不合時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