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刻在石柱上的法律(1 / 1)

說來也奇怪,一件有關古巴比倫王國法律的重要文物,不是在巴比倫的廢墟裏,而是在波斯帝國的遺址發現的。

1901年到1902年冬季,一支法國探險隊在波斯灣北部的蘇薩,挖掘出三塊大黑石頭。把它們拚在一起,是一個完整的大石柱,有2.25米高,石柱的上部是65厘米高的浮雕,底部圓周將近2米。圓柱上刻滿了密密麻麻的巴比倫楔形文字。這就是巴比倫有名的國王漢謨拉比製定的法律,一般稱為“漢謨拉比法典”。

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成係統的法律條文,距今天大約有3700多年了。石柱上端的浮雕表現了神授王權的內容:兩個人形,站著的是漢謨拉比,坐著的是太陽神沙馬什,漢謨拉比正從太陽神手中接受神賜的法典。這個圖形大概是為了增加漢謨拉比法典在人們心目中的權威而刻上去的。

古巴比倫王國是個奴隸製國家。漢謨拉比是一位很有才幹的政治家。公元前1792到公元前1750年他在位期間,巴比倫成了一個強盛的國家。根據發掘出來的法典和55塊刻在泥版上的命令,我們了解到漢謨拉比曾經公布曆法,指示發展畜牧業,下令清理河道,恢複航運。他也關心稅收,處理各種案件。

漢謨拉比每天要處理的申訴案件太多,簡直應付不了。他就把過去的一些法律條文收集起來,再加上社會上已形成的習慣,編成了一部法典。漢謨拉比命令把法律刻在石柱上,豎立在巴比倫馬爾都克大神殿裏。這部法典一共有282條,刻在圓柱上共51欄4000行,約8000字。圓柱挖掘出來的時候,正麵七欄(35條)已經損壞,其餘的基本完整。上麵的字跡優美,是一種王家使用的楔形字體。

波斯帝國的軍隊曾經入侵巴比倫,從巴比倫掠走了這根圓柱。他們打算在正麵刻上自己的功績。可是,在毀去原來的字跡以後,不知為什麼又沒有刻上新字,所以就留下了塗毀的七欄。這毀壞的部分,後來根據留存下來的法典副本補齊了。

漢謨拉比法典可以幫助我們了解3700多年前巴比倫的政治、經濟製度的社會狀況。這個刻著法典的石柱,現在存放在巴黎盧浮宮博物館中。

早在公元前1830年左右,阿摩利人就以巴比倫為都城,建立了古巴比倫王國。在阿卡德語中,“巴比倫”一詞有“神之門”意思。公元前18世紀,國王王朝漢謨拉比編纂製定了一部著名的法典——漢謨拉比法典。(也稱巴比倫法典或石柱法)在古巴比倫國最出色的國王漢謨拉比死後,巴比倫不斷受到外族的進攻,曆經了500多年戰亂,直到公元前7世紀末,才在尼布甲尼撒領導下,建立了新巴比倫王國。然而88年後,新巴比倫王國又被波斯人徹底毀滅。巴比倫王朝便徹底覆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