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徐寶祿登門(1 / 2)

第二天,老錢早早起床準備宴席。按照村裏的習俗,家裏有大事就擺個幾桌,有需要幫忙的大夥就湊個份子;有喜事的大夥就圖個熱鬧。

堂屋內,文巽今天難得高興,便揮毫寫了幾副對聯,準備留給老錢家用。錢進則在一邊觀摩。

“進兒,你也來寫幾個字看看。”

“額,舅舅,有些拿不出手,您還是饒了我吧。”

“寫的不好怕什麼,莫要推脫。”

錢進見拗不過,便接過毛筆。略一沉思,便提筆寫道:“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文巽皺了一下眉頭,說道:“進兒,你這首詩的格式、意境都不差,隻是你這個年齡,作的詩卻是有些暮氣沉沉啊。”

錢進暗暗乍舌。他昨日見母親和舅舅團聚,心傷自己一個人飄零到這個世間,偏偏又不能對人傾訴。恰好重陽節又快到了,於是他便寫了一首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這時,屋外進來幾個人。錢進一看,原來是布政使徐寶祿和縣令李德茂登門了,於是趕忙請進屋裏。

徐寶祿一進屋,便連聲道賀:“文兄,恭喜你尋得親人啊。你別小看李德茂這人精,關鍵時刻他這眼力勁還是不錯的。”

“徐兄,多謝你一直關照在下。等下要多敬二位幾杯薄酒,聊表謝意。”

錢德和文氏見來了高官,也趕忙過來行禮。徐寶祿從衙役那裏取出二十兩銀子,遞給老錢。李德茂也給出十兩銀子。

老錢急忙說道:“兩位大人光臨寒舍已是榮幸,豈敢再讓二位如此破費?”

“錢百戶,聽說你田產被奪,要養活這一家大小也不容易,這些銀子你便收下,沒人敢說你。”

老錢聽出徐寶祿對他有回護之意,於是趕忙道謝。

徐寶祿又對文氏說道:“令兄這十來年不容易啊,青州到桂州大大小小的府縣都跑遍了,到現在也沒成個家。不過總算功夫不負有心人啊。”

文氏側身施了一禮,說道:“多謝大人記掛。家兄說了,大人一直對家兄多番照應,民女在這裏謝過大人。”

徐寶祿又轉頭對李德茂說道:“李德茂,你這觀海城是個福地啊。看來我以後要多來你這轉轉。”

李德茂慌忙答道:“徐大人莫要拿老朽說笑了。”

“哈哈哈哈……”

這時酒席已備好。老錢便引徐寶祿等人在堂屋這一桌坐下,然後自己坐在靠門那一方伺候酒菜。

徐寶祿對老錢說道:“錢百戶,你生了個好兒子啊。叫他過來一起吃飯啊。”

老錢聽得徐寶祿誇自己兒子,心裏略有些得意。於是把錢進叫過來,與自己同坐一條長凳。

徐寶祿端詳了一下錢進,笑道:“賢侄,你小小年紀便中秀才,可喜可賀。不過功名之路還很漫長,可千萬不要固步自封啦。”

錢進甜甜一笑,應道:“大人教誨,學生記下了。”

徐寶祿看了文巽一眼,笑道:“說起來,你舅舅可是當之無愧的神童,他六歲便中得秀才,十二歲便中舉人,到十八歲的時候便是狀元郎了。當年,你舅舅的大名在京城可是如雷貫耳啊,要不是閹黨陷害,你舅舅差點就成了駙馬爺咯。”

“徐兄,過去之事不提也罷。”文巽似乎不太願意被提起那段往事。

錢進心中納罕,原來舅舅當年這麼出名。於是說道:“我有舅舅一半聰穎就好了。”

徐寶祿擺了擺手,說道:“你還小,機會很多。可知我是哪一年登科?”

“……”

“本官大你舅舅十二歲,二十才中得秀才,三十歲那年和你舅舅一起中的進士。哈哈哈……你問問李德茂是哪一年中的進士。”徐寶祿似乎有一顆八卦的心,準備爆點猛料。

李德茂老臉一紅,說道:“額,徐大人,老朽不才,五十歲才中的進士。”